从水房洗了脸回来后,江清柠是彻底清醒了。
看到苏桂英挂在椅子上的背包,江清柠眼睛一亮,急忙过去翻找放在里面的红包。
“爸爸,妈妈,快来看我拆红包!”
今天她可是收获颇丰,首先是姥姥姥爷提前给她的两个红包,姥爷给了一百块钱,姥姥给了三百块钱!
后面吃完饭,姥姥姥爷还有舅舅舅妈、小姨小姨夫都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红包,当然,她爸妈也给小杰表哥和双胞胎发了红包。
姥姥姥爷的压岁钱是五十块,四个孩子都是一样的。
舅舅舅妈给的也是五十块。
小姨小姨夫给的是一百块,小姨说她家有两个孩子,所以给自己和小杰表哥双倍。
今天出门半天就带回来六百块钱,差不多是苏桂英江立锋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
“妈妈,你帮我存起来吧。”江清柠稀罕了一会,扭头把钱递给苏桂英。
她现在年纪小,大人是不可能放心她自己收着这笔钱的。与其让大人连哄带骗拉扯半天,还不如自己主动上交,毕竟自己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嘛。
苏桂英接过钱笑道:“好,妈过几天就去银行,把钱存到你的存折了。”
每年江清柠的压岁钱都是单独存在一个存折里的。
一家三口收拾一下又一起出门了,要去清柠奶奶家吃晚饭。
江家在城北的玻璃厂,距离棉纺厂有一段距离,他们骑自行车过去。
家里的自行车是二八大杠自行车,前面大梁上按了一个竹椅,那是江清柠的专属座位。
江立锋熟练的骑着车,前面坐着女儿,后面带着老婆,高高兴兴的往江家赶去。
江清柠戴着帽子围着厚厚的围巾,缩在爸爸军大衣怀里,可是冬天冷咧的寒风还是往身上钻。
冬天他们大多是坐公交车去江家,但是今天是过去吃晚饭,回来就没车了,江家又不方便留宿,只能骑自行车去。
江家也住的是四合院,但这边的环境就明显不如苏家,刚进胡同口,自行车就颠起来,窄小的巷口只能容下一辆自行车缓缓前行,迎面碰到人了还得停下来才能过去。
原本的四合院格局已经看不出来,到处都是自搭的房子,把本就不宽的路倾占的更窄了。
七绕八绕的终于到了江家的院子,一进的院子里就住了头十户人家,中间原本的空地已经被盖的严严实实,连个停自行车的地方都不好找。
苏桂英拎着东西牵着女儿先进屋,江立锋把车推到旁边锁起来,这边人多又杂,不仅有老住户,还有很多租户,时有偷盗的事情发生。
还没进家门,就听到屋里传来江奶奶骂人的声音。
“你个白眉赤眼的玩意儿,大过年的又跑去打架,你瞅瞅你自个,都多大年纪了还像人小年轻一样,头脑一热抡起拳头就上……”
后面的话属于自动消音。
苏桂英带着孩子站在门口,知道这是婆婆又在骂四叔了,一下子不知道要不要进去,想了想,还是伸手捂上女儿的耳朵。
江清柠正听的津津有味呢,江奶奶解放前是戏园子的,骂起人来的词一套一套都不带重复的,而且语气抑扬顿挫的可有意思了。
江立锋停好车走过来,听到里面越说越不像样,立马用了咳嗽一声,扬声道:“妈,我们回来的了。”
里面的声音一下子停了下来。
几秒后,传来老太太欣喜的声音:“呦,清柠回来啦,快进来,快进来。”说着从门口走出个笑容满面的小老太太。
说是小老太太,可看起来却顶多四五十岁,五官精致身姿挺拔,只是眉眼间有着岁月留下的苍桑痕迹。
“奶奶,新年好。”江清柠笑嘻嘻的凑过去。
“新年好,新年好,路上冷不冷啊。”她高兴的牵起江清柠的手。
“妈。”苏桂英喊人。
“诶,快进屋坐吧。”江奶奶笑呵呵地喊大儿子一家进屋。
这屋里比外面还挤呢。
江家就一间屋子,最里面用木板隔出来一张床的大小,住着四叔两口子。外面靠窗户边有一张上下铺,江奶奶住在下铺,上面住着小姑姑。
至于五叔,平常他在学校,放假回来了就住上铺,小姑姑下来和老太太挤一块。
一进门摆了一张小圆桌,这是一家人的饭桌,桌子一边靠在江奶奶床铺边,另一边摆了几张小凳子,家里地方小,连椅子都放不下。
江清柠笑着冲坐在小板凳上的四叔打招呼:“四叔,新年好,咦,你脸怎么啦?”屋里虽然视线昏暗,但还是看到了四叔嘴角破了皮。
“你四叔不学好,和人打架弄的呗。”江奶奶拉着江清柠坐到床上,“咱们不理他,奶奶拿糖给你吃。”
说着从床底下掏出个铁盒子,抓出一把糖塞到江清柠手上。
“这次又是怎么弄的?”江立锋看了眼老四,这个弟弟从小到大就是个混不吝,江父去世的早,长兄如父,他从小不知道收拾过多少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