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既见青禾> 第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3 / 3)

时,赵家会派货车往城外送丝绸。

宁禾找机会观察,发现车底有处空隙,正好藏得下一个人。

第三日夜里,宁禾将该销毁的东西丢灶膛烧干净,把一匣银子深埋在梧桐树下。

而后往包袱装了师父的牌位,三锭银子,以及易容用的东西,便趁探子换值的空档,前往赵氏外院。

寅时初天色漆黑,商队装车,欲往东阳郡去。

宁禾如一片柳叶悄无声息滑入车底,手指紧扣底板缝隙,身体悬空贴着。

寅时末明月梢落,两三点星子浅淡。

城门大开,商队出发。

车队吱吱呀呀出了城,她才稍稍松了口气。

行出十里,官道两侧草木繁茂,远处青山黑影朦胧。

宁禾没有轻举妄动,想着等离吴郡地界再远点,找机会遁走。

过了一刻,雷声隆隆,随即暴雨倾盆,噼里啪啦敲打马车,车轮溅起泥水,她后背湿了一片。

后方忽然传来急促马蹄声。

“停下!官府查案!”

宁禾心中一紧,知是追兵来了。

她屏息往车轮底下弹射块石子。

车轮裂开一道,车身往旁边倾斜,宁禾趁机松手滚入草丛。

待车队停下受检时,她已潜入道旁山林。

风雨交加,山路泥泞难行。

宁禾身轻如燕,点树借力,往山深处的寒山寺掠去。

大晋普遍崇佛,历任帝王大量捐资修建寺庙,赏赐田产,甚至允许寺庙拥有佃户和免税特权。

佛教内部形成特有戒律体系,僧人行为主要由寺庙内部依据戒律处理,官府通常不直接干预。

世俗律令仍适用于僧人,但出于对佛教的尊重,官府进入寺庙查案需遵循特定惯例,譬如有逮捕令,须告知主持,不得擅闯。

师父曾给她说过,现今武林中各派,当属这群秃子过得最舒服。

宁禾选择此处,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雨幕中,她很快看到山腰处的寒山寺,寺门紧闭。

她自偏门潜入,避开主殿,随便找了个偏僻的殿,闪身入内。

推门进去,香灰味扑面而来。

这殿供奉十殿阎罗,平日少有人来,最是隐蔽。

殿内黑漆漆的,只有几盏长明灯泛着幽光,十殿阎罗塑像环立四周,判官持笔,无常执链,牛头马面狰狞可怖。

闪电透过窗棂,在一张青面獠牙的鬼判脸上明明灭灭,好似在注视着她这个贸然闯入者。

宁禾不信鬼神,握着剑柄环顾四周。

忽听细微响动,心中一凛,立即闪到柱后,握紧剑柄。

只见判官像后转出个人影,身形颀长,宽袍广袖,乌发如瀑披散,缓步行至正对大门的阎罗像前。

他举香拜了三拜,插/入香炉,行止端雅,姿态虔诚。

正当宁禾以为这人是什么狂热佛教信徒,就见他信手扶袖,拿起供桌上的水果和糕点。

宁禾:“……”

虽说她不信神佛,但当着阎罗的面偷供品,真的合适吗?

她只能看到那人的后背。

正当她琢磨要不要挟持此人,门外传来嘈杂人声,有官兵在高喊:“封山搜查!一草一木都不许放过!”

火把亮如星河,橙黄的光透过窗纸照进大殿。

她当机立断,凌波微步飘至青衣人身后,剑锋抵在他喉咙上,贴近他的耳畔,嗓音粗粝:“别出声,带我去藏身之处。”

青衣人下意识挣扎,手碰到宁禾挂在腰侧的钱袋,动作骤顿。

“是你吗,宁娘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