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折青梅(上)
(谢父没有去世,蔡萱与陈清于是手帕交的if线,青梅竹马但是因为年龄差没有婚约,小甜饼一枚。)
风柔日薄春犹早,绿柳才黄半未匀。
泰和四年,早春,谢府。
谈家的三姑娘谈思琅正在庭院中、埋着头摆弄一只新得来的纸鸢;谢家郎君谢璟半蹲着身子,仰头看向她圆咕隆咚的眼睛。这只纸鸢是谢璟画的。
去岁腊月里,谈思琅读到诗中的“忙趁东风放纸鸢”,便说起来年春日,自己也想要一只独一无二的纸鸢。
彼时谢璟恰好在她身旁,当即便应承了要为她画一只。谈思琅对上谢璟的眼,嘴角一弯,道:“多谢阿璟哥哥。”阿璟哥哥答应过的事情,从来都不会食言。无论是与她见面,还是要给她带各种各样的小玩意。阿璟哥哥特别好。
谢璟语气淡淡,端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三娘看看,这纸鸢可还有不妥的地方?若是还有什么要改的地方,我便差人去准备画具。”语气虽平,但他眼中的欣喜却是一点也藏不住。谈思琅摇摇头,甜声夸赞:“好漂亮,我好喜欢!阿璟哥哥的画技又精进了许多呢。”
谢璟扬了扬嘴角:“三娘过誉了。”
“有吗?我是实话实说的嗳,"谈思琅一手晃了晃手中的纸鸢,一手拉住半蹲在一旁的谢璟,“走罢、走罢。”
今日天气这样好,阿璟哥哥又没有课业要忙,自然是要去院子里放纸鸢的。她轻轻拉了谢璟一把。
谢璟顺势起身:“多谢三娘。”
“小事一桩。"谈思琅松开手,轻扬下巴,娇声答道。谢璟笑了笑,放慢脚步,走在谈思琅身旁三五拳的地方。庭院中起了风,素白的梨花纷纷扬扬地落向谢璟肩头。他恍若未觉。
谈思琅踮起脚尖,颇为自然地用纸鸢一角替他扫开落花:“不用再说谢啦。”
阿璟哥哥怎么这样高了呀!
她要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
阿璟哥哥比她早长了那样多年,她今日要多用些晚膳才成。明日的早膳也要。
谢家夫人蔡萱与谈家夫人陈清于乃是手帕交。蔡萱膝下唯有谢璟一子,陈清于却是有一子二女,其中,谈思琅是与谢璟年岁相差最多的。
可二人却意外地很是亲近。
甚至有很多话聊。
连蔡萱和陈清于都不知二人有什么好聊的。他们只能猜测这也是一种缘分。
风月之事讲求缘分,友情也讲求缘分。
时下民风开放、不讲究男女大防,两个孩子能玩到一起去,他们也无意阻止。
谢家一众人是在三年前才搬回燕京城的。
说来也巧,在江南挣得盆满钵满的谢老爷精心选定的府邸,恰好就与谈府一墙之隔。
彼时正是泰和元年,搬入新宅的第一日,蔡萱便带着儿子来谈府拜会旧友。谈思琅坐在一张特制的、矮矮的玫瑰椅上,看着母亲口中常常提起的“阿萱"带着一位小哥哥走进了花厅。
那个午后天光灿灿,风声悄悄。
泛白的日色将一身杏黄色衣衫的谢璟笼罩起来。如梦似幻。
恍若仙人。
其实在第一眼,遥遥一望的谈思琅根本就没有看清那位小哥哥的脸;但她还是拉着谈思瑶的衣角,懵懵懂懂地问道:“阿姐,那是黄嬷嬷昨日讲的故事里的小仙童吗?”
果真生得很好看。
自觉自己已经长大懂事的谈思瑶无奈地拍了拍妹妹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故事只是故事,世界上并没有小仙童。”谈思琅扁了扁嘴。
可是他会发光软!
难道阿姐看不到他身边那一圈毛茸茸的光吗?谈思琅探究地看向谈思瑶。
谈思瑶揉了揉她的发顶:“怎么了?”
姐妹二人尚未来得及多说什么,便已听得谢璟开口唤道:“陈夫人、谈大哥、谈二娘、谈三娘。”
谈思琅顺着报菜名一样的声音望过去。
光晕散开了。
这位小哥哥却更像一块美玉了。
他与大哥年纪相仿,瞧着却是全然不同。
谈思琅眉眼弯弯、脆生生地应道:“哥哥。”谢璟循着声音看了过来,对着她轻轻颔首,继而顿了顿、又道了声“谈三娘”。
谈思琅歪着头,回应他的目光。
谢璟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去。
片刻之后,他又偷瞄了谈三娘一眼。
她在吃一块做得很精致的桃花酥。
小口小口地。
咀嚼的速度却很快。
很可爱。
很适合……入画。
此时的他,想法尚还简单得很。
他只是单纯地想画画,再便是想着,他也有妹妹了!谈怀绩若有所感,瞥了他们好几眼,还若无其事地问起谢璟的课业。他们二人是同年所生,所学的内容相差无几,谢璟学业出众,自是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蔡萱与陈清于相视一笑。
后来,两家多有走动。
谢璟与谈思琅也时不时见上一面。
直到那日,谢璟终于带着新买的画具去寻了谈思琅。他不紧不慢地问道:“谈三娘,我可以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