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再找房子也行啊。
众人热热闹闹商议以后如何过活时,苏清终于收到军中总兵的回信。从军中迟迟不来收药材开始,到最后一次送西洋望远镜,苏清一共送去四封信。
总兵这封信里,一一回复了。
头一份说明他们这的情况,还提苏县令。
总兵答:“至今不忘苏县令为国捐躯。”
第二三份则请求总兵帮忙,让军中通融收药材,以及说明余内官生前身后事。
总兵答:“看到信时已晚,某不堪托付,致歉。”又道:“苏县令可为天下县官楷模。”
最后一封道:“西洋镜极好,多破费,于军中有大用,多谢。”信件后面,还有一句杜牧的诗。
用他那铁画银钩的字迹写出来,更显气势。“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苏清念出来,笑道:“杜牧的《叹花》。”这让顾从斯有些诧异。
苏清心道,我又不是九漏鱼啊,这首《叹花》还是知道的。此诗句大意是,不要觉得春天已经过去,也不用惆怅芬芳不在。狂风把深红色花朵吹落,现在绿叶挂满枝头,很快就会到收获的季节。辛苦耕耘,一定会有所收获。
实在是好诗。
正契合她的情况。
以这位总兵的谨慎,不会在暗示什么吧?
若是暗示,未免太隐晦。
苏清不再多想,只让龚兵房等人好好安置新来的伤兵。他们南江县陷入混乱时。
前线打了几场硬仗,现在伤员极多。
好在都是胜仗,还是很提气的。
这种时候,周千户便无比感激苏主事,感激她给了伤兵们休息的地方,还安排人手照料。
周千户认为,军中将士,尤其是总兵大人,只会更感激。要说衙门差役们的惆怅。
何尝不是他们这些将士的担忧。
换了新县令。
还会这般照顾他们吗。
还会时不时送来各种肉食鸡蛋,让伤员们快些恢复吗。周千户苦笑。
总而言之,南江县需要苏清的人实在太多了!谁都不舍得她离开这个位置。
若能联名上书,那万民伞能送上百把!
就在众人已经做好,苏主事离任的准备时,京城那边终于传来消息。广乐府新知府,新学政,以为各种补缺,会在七月之前到任。皆是各项差事,诸如秋税,秋闱等事,都会捡起来。让下面各县官员,备考学子等等最好准备。从去年三月开始,广乐府便是没有知府的状态。现在终于有当家人了!
对于南江县,甚至其他各地县令来说,都关注另一个问题。苏清怎么办?
本地人是担心,其他县令这是看热闹。
毕竟这一年多里,各地百姓,总是把他们跟一个女子做对比。现在好了吧,花无百日红。
你到底是个女的,能力强也要下去,换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过来,还是考过科举的那种。
能力,从不是当官最要紧的一件事。
可京城那边的消息,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皇上特许,南江县原苏县令之女苏清,为此地县令。”“苏县令为国捐躯,尽忠而死。长女苏清代掌南江县,能力颇佳,照拂百姓,兼顾伤兵,有先父遗风。”
“望天下官吏以此为表率,钦此。”
反正皇上的圣旨总结下来,就是这些话。
原苏县令怎么没的?
死守粮仓,死守城门。
被叛军刺死,挂在城楼上。
苏清是怎么代掌南江县的,更不用说。
跟广乐府其他地方,甚至广乐府知府比起来,他们父女两个,必是天下典范。
不嘉奖他们,不把他们树为楷模,那才不应当!女子?
女子怎么了。
如此危急时刻。
这更是天下士大夫的典范!
就是要让她这个女子,当本朝第一位女县令!苏清跟顾从斯同时想到总兵大人回信。
原来不止最后那诗句是暗示。
全篇都在暗示她啊!
天大的好消息砸到南江县百姓头上,砸到本地官吏的头上。所有人都茫然无措,恨不得掐自己这一下。真的吗?
真的吗?!
他们苏主事,成为新的苏县令了!
不会是做梦吧?!
来宣旨的太监笑着道:“真的真的,我们在京城都听过苏县令的美名呢,太后娘娘连连夸赞呢。”
南江县众人恨不得仰天大笑。
太好了!
这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更有甚者,已经去买鞭炮庆祝。
可那鞭炮店老板,自己先放了一挂。
从码头到街道,从铺子到小店,到伤兵处。再到各个村子。
百姓们甚至比苏清还要激动。
新的苏县令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