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穿越做女官> 第 1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 章(2 / 3)

考生严加看管。

行走坐卧,乃至何时起床,何时休息,都有规定。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言行一致。

一番吵闹过后,县学果真清静下来。

传出去后,多数人都把苏典吏跟顾教谕区分开。

提起苏典吏,自然说他贪婪无度。

提起顾教谕,反而道:“好心办坏事了,不过他一心为科举,可以理解。”

苏典吏听了这话,在酒楼大骂顾教谕是小人行径。

都在办县试。

怎么你的名声突然好起来了?!

是不是你儿子跟未来儿媳搞的鬼?

顾从斯跟苏清两个狡诈小人。

合该你们是未婚夫妇,确实天生一对!

苏清听到苏典吏这么骂,差点笑出声。

好啊,苏典吏是知道,怎么往顾教谕心口插刀的。

明知道顾教谕最不想认这门亲事,却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出来。

让对方想反驳,都无从下口,只得吃哑巴亏。

只是等顾从斯淡定回应:“多谢三叔祝福。”

苏清笑不出来了。

正看热闹呢,怎么火烧了自家房子。

反而梅娘十分高兴,拉着苏清道:“本以为。”

“算了,不提了。”

“清清,娘去找顾家,把你们的婚事定了如何?”

梅娘虽然欲言又止,苏清却很容易听出里面的意思。

本来以为顾家,或者说顾从斯不愿意了。

而且苏家还在热孝,不好提婚事。

现在苏县令下葬半年,若能私下里敲定,等三年孝满,就能直接成亲。

这对梅娘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她只有一双儿女,小儿子苏澄不过四岁,年纪小不用管。

女儿今年十六,虽说年纪也不大,但在她看来,没有比顾秀才更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相公在时,都夸顾从斯忠君爱国,以后是个好臣子,肯定前途无量。

苏清不吐槽忠君爱国跟好臣子,跟前途无量之间的关系,只糊弄道:“这事不一定呢。”

“明年乡试,他考中举人,顾家肯定不乐意。”

这是苏清头一回说的这样直白,再次道:“娘,咱们不必贴人家冷屁股。”

“顾秀才答应了啊,不然怎么说谢谢三叔的祝福。”梅娘确定道,“他满意这门婚事的,未来夫婿满意即可。”

苏清劝不动,肉眼可见地,梅娘做了一双鞋给顾从斯。

顾从斯那边不仅接了,又买了两方帕子给梅娘跟苏清,更攒了自己的蒙书送给苏澄。

除此之外,来往频频。

这在外人看来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反正顾教谕看苏清的眼神,让苏清颇有些心虚。

怎么看起来,像是她救了顾教谕的名声,他儿子顾从斯就以身相许啊。

这叫什么?

儿子卖身救父吗!

真不至于啊。

算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转眼间,已经到腊月中旬。

今年的南江县县城,依旧人头攒动。

不仅本地百姓过来采买,甚至隔壁县城大户也买来年货。

谁让他们这里恢复得最好,物资也最充足。

不仅如此,室内培育的中药苗,长得也很好。

七家铺子老板主动上门感谢。

说多亏苏主事提前谋划,听说外面的药材价格已经涨疯了。

只要药材能种成,各家都能大赚一笔。

苏清把各家带来的礼物,给手下书吏差役等人分了,算是年礼的一部分。

这总不算抠门了吧?

唯一矛盾重重的,依旧是县学。

苏典吏想要钱。

顾教谕想要县试公平。

不吵起来肯定不可能,好在顾从斯站在他爹这边,算是势均力敌。

一直到腊月二十二,衙门暂时闭堂过冬,那边依旧争执不休。

衙门这里,倒是其乐融融。

一个总捕头,三个捕头,余下一二十捕快差役。

再有六位代主事,余下十几书吏。

门房以云喜为首五六人,灶上众人。

每人按照职务不同,依次分发年礼俸禄,还有衙门额外拨出的羊肉鸡鸭鱼鸡蛋。

原本严肃的公堂外,热闹的跟菜市场一样。

但无论什么官职,什么地位,所求所需,不就是一日三餐,有肉有菜。

梅娘跟罗户房负责分发。

还有已故主簿娘子朱婶娘帮忙。

“五斤羊肉,两只鸡一只鸭两条鱼,五斤鸡蛋。拿回家去,肯定能过个好年。”

“辛苦一年,总算有个盼头。”

“俸米也是新米,真好啊。”

“都是咱们苏主事抠门,其实没那么抠吧?”

苏清笑眯眯出现,对那差役道:“说什么呢?”

苏清感受到班主任的快乐,那差役立刻站直了:“没!没说什么!”

等苏清一走,大家忍不住笑:“主事才没那么小心眼。”

发到最后到云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