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花灯(2 / 3)

动的烛火透过荷花色纱面,在巷底投下一小圈朦胧光晕。

光晕恰好笼住蜷缩在墙角的少女。

沈知微转身的动作顿住。

灯火摇曳,映亮一张苍白却难掩明媚的脸。少女约莫十五六岁,杏眼圆睁,惊魂未定,散乱的发髻下,鼻尖微红,紧咬的下唇失了血色。

那张脸……

眉眼轮廓,竟与她有八分相似。只是更圆润些,多了未经世事的娇憨。

只说相似那是哄自己。

这姑娘和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连左眼角下那粒极淡的褐色小痣,都分毫不差地缀在相同的位置。

沈知微第一反应是撞了鬼,转念又想这可比见鬼可怕多了。

“咳……姑娘,”沈知微声音比预想的要稳上一些,她将莲花灯往前递了递,暖黄的光晕更清晰地照亮少女沾了泪痕和灰尘的脸颊,“能起来吗?”

少女猛地抬起头,眼里还噙着水光,看清沈知微面容的瞬间,瞳孔骤然放大,惊愕压过了恐惧,小嘴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眼神清澈见底,映着跳动的烛火,也映着沈知微此刻苍白如鬼的面容。

沈知微在她的面前蹲下,手蹭了蹭裤缝才朝她伸出,看着那张与自己酷似的脸叹了口气:“可有受伤?那个…那两个歹人已被制服。姑娘家住何处?我让人送你回去。”

少女这才回过神,慌忙用手背胡乱抹了把脸,她顺着沈知微的手借力站起,腿脚还有些发软:“多…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我…我叫林初瑜,家…家在京城……随娘亲来淮安省亲的,”她顿了顿,目光忍不住又瞟向沈知微的脸,“公子…您…”

“举手之劳罢了。不过,小林姑娘看着家世不俗,怎么挑此时来淮安省亲?此地水患频发,虽有府衙治理,但若有万一……”

小林姑娘刚受了惊吓,身体晃了晃勉强站稳,提到家室时却努力将脊背挺直:“娘亲…娘亲是淮安人士,外祖母病重,我们才不得不来。我原想着灯节人多,出来看看就回,就没带侍从,不想会遇到这样的事,多谢公子相助。”

她说着,目光忍不住又瞟向沈知微的脸。

沈知微被她看得心头发毛,笑着掂了掂手中的花灯,侧身让开一步,示意她可以离开。

“既然要道谢,这花灯可就归我了。”

林初瑜杏眼圆睁,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沈知微。她似乎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用力点头,脸颊泛起一点红晕,不知是惊惧未褪还是别的什么。

“公子喜欢…只管拿去!”她摆了摆手,鲜红的衣摆也跟着晃动,“这灯…这灯是我自己糊的,能入公子的眼,是它的福气。”

她顿了顿,小声补充道:“公子…您长得真好看,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好看。”

孩子多少有点自恋。

沈知微不知道怎么接她的话,沉默半晌抬了抬下巴,示意巷口的方向:“走吧,我的侍卫会送你回去。”

暗卫怎么能放心:“公子…”

“按我说的做。”

“是!”林初瑜连忙应声,又对着沈知微深深一福,“公子大恩,初瑜铭记在心!若…若日后有缘再见,定当报答!”

她说完,才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十七往巷口光亮处走去。那抹艳红的裙角消失在光影交界处,巷子里只剩沈知微和两个昏死过去的歹徒。

沈知微打了个哈欠,走出巷子去寻引导人流的衙役,告知事件始末后回了那面汤铺子。

婆婆见她回来,忙将温在灶上的面碗端出,絮絮叨叨:“客官可算回来了,面都坨了,老婆子给您重新下了一碗。快收摊了,不多收您的钱,汤头热乎着呢!”

新下的面细白劲道,汤色清亮,葱花碧绿,热气腾腾。沈知微道了谢,重新坐下,她确实饿了。

温热的汤面滑入喉间,暖意顺着经络蔓延。一碗面下肚,额角渗出细汗,僵冷的指尖也回暖了。

她罕见地多吃了一些,放下空碗,摸出一块银子放在桌上,对老板颔首:“多谢婆婆,面很好。”

“哎哟,这太多了,客官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婆婆看了一眼银子,推拒的手停在身前,笑得见牙不见眼,麻利地收了。

酒足饭饱,她拿了灯避开最拥挤的河岸向前,准备去找萧望卿二人。

走走停停,她的视线在攒动的人头间搜寻,很快便锁定了目标。

人群稍外围,谢明煦正弯着腰,一手扶着轮椅的靠背,另一只手比比划划地跟糖画摊的老头说着什么。漂亮的侧脸被摊子上那盏小油灯映得发亮,锦袍袖口蹭了点糖稀,他也不在意。

轮椅上的萧望卿则安静得像块石头,他微仰着头,目光追着老者手中的铜勺上,那条伤腿被毯子盖得严实,搁在轮椅的踏板上,纹丝不动。

沈知微没有走过去。

人声,笑声,叫卖声,远处河灯飘荡带起的惊呼声……所有的嘈杂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又不约而同地在她身边退开一小圈。

她站在不远处的灯影暗角里,隔着喧闹的人潮,无声看着。

看着谢明煦咋咋呼呼地跟老人讨价还价。

看着老人哭笑不得地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