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6 章(3 / 4)

还是信道之人呢,连和光同尘的道理都不懂。侯夫人还委婉地劝柳晏,“你们老爷当御史这些日子,忙里忙外,都没时间修道了吧?”

柳晏道:“可不是么,道经放在书房都落灰了。但跟着陈道长学的养生拳法,他还是每日坚持练习。”

侯夫人道:“其实从前在翰林院那样的闲适日子就挺好。你二叔之前还赛慕你们家老爷呢。”

“二叔的差事也不累啊,还能经常吃吃喝喝。”柳晏的二叔柳维臣一直都不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入仕就是光禄寺丞,现在还在这个位置上混日子。

他倒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就是喜欢养花,因此。侯夫人没什么怨言,就觉得这样挺好。

家里爵位不在他们这一房,但柳芳常年不在京城,京城里代表理国公府跟其他勋贵来往的就是柳维臣夫妇出面。

这导致很多人对柳家的印象都是不爱钻营,富贵闲人。贾敬原本和柳家二叔给人的印象挺像的,柳维臣还说侄女嫁给他日子过得安稳。

谁能想到人到中年,贾敬突然开始搞事。柳维臣夫妇就怕柳晏跟着担惊受怕。

侯夫人道:“哪儿有那么轻松,他的差事也琐碎的很,好就好在不出京城。闹不出什么大事儿,顶多因为宴席难吃,被皇上批评几句。”柳晏…”

柳晏想说光禄寺官员中饱私囊的事几人人皆知,皇家一定也知道。只是不想计较罢了。

她不好提醒侯夫人,这话只能有机会让兄长去说。柳晏生产的消息早就写信送去贵州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柳晏很想念母亲和兄长,按照前前世的时间,要等江南的匪患平息了,兄长才被调回京城。

还好她知道兄长和嫂嫂都是十分孝顺的人,母亲身体也一直不错。柳晏生惜春的时候,她老人家都还健在。

满月宴结束,柳晏又去书房给母亲写了封信,只说孩子很好,自己月子里也一切平安。

次日,正打算让人往贵州送信,又有管事急匆匆跑进来,“金陵来人说,王家大舅太太没了。”

柳晏身边的蜜桔等人闻言都是一惊,“什么?舅太太也走了?”“是,二月初一走的。”

“什么缘故?“柳晏问。

“来报丧的人说是风寒。”

蜜桔等人都对视一眼,什么风寒,能让年纪轻轻的夫妻俩接连去世。再问也问不出别的了,柳晏只好再次派人去金陵吊唁。荣国府那边,王夫人病还没好,又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又惊又悲。她担心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扛不住,就撑着病体回了一趟娘家。王老太太直接晕过去了,王老太爷则忍着悲痛在叮嘱王子腾夫妇,日后这家业就到了二房头上。他们必须要把大房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给王仁安排一个好前途,给凤哥儿找一个好归宿。

见王夫人回来,王老太爷就也叮嘱她,“日后多照看你大哥的这两个孩子,尤其凤哥儿,你们都说她和荣国府的贾琏般配,我也瞧着这桩婚事好,到时候凤哥儿嫁过去,你也有个帮手。这件事你多费心。”王夫人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安排了一个任务,让王熙凤顺利嫁给贾琏。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王夫人立刻就答应了。王家接连两场丧事,连贾敬都去了一趟王家安慰两位老人。他从王家回来,柳晏就问他,“王家人怎么说?老爷有没有听出什么蛛丝马迹。”

大家都觉得王家这两口子死的蹊跷,但王家人一口咬定是病死的。贾敬道:“别人家的事儿,还是少知道一些为好。”柳晏皱眉,“你就不好奇?”

贾敬摇头,“跟咱们没关系。”

他说着去抱儿子,琨哥儿原本睡得正香,被爹爹抱起来晃了两下,就哼唧起来。

“你招惹他干嘛,好不容易把这小祖宗哄睡了。“柳晏没好气。贾敬赶紧把孩子递给柳晏,“我记得珍哥儿小时候喜欢人抱,一放下就哭。老二怎么不一样?”

“珍哥儿小时候是奶娘们轮流抱着惯出来的毛病。“柳晏道:“现在琨哥儿就我和一个奶娘带着,也没办法时刻抱着他。”贾敬看看在柳晏怀里哼唧的小儿子,“那我们琨哥儿岂不是很可怜?”柳晏”

见柳晏瞪他,他又忙道:“夫人做得对,不能娇惯孩子。”夫妻二人都想起贾珍,柳晏就说:“最近玄真观变成隔三天派道士来汇报一次了。”

贾敬道:“珍哥儿在那儿已经适应了,也不必每天都来。”柳晏点头,“我前儿问那小道士是哪位贵客去道观,他也不说。”贾敬也很想知道,他就怕贾珍在贵人面前乱说话。“但这事儿不好多打听,只能等哪天珍哥儿回来问他。"贾敬道。贾珍这几日根本没顾上想家,他终于知道父亲这些人支持的是哪位皇子了。那天来玄真观的是三皇子,三皇子是听说陈道长治好了荣国府大太太的病,知道陈道长医术高明,特来求诊。

给婶婶治病这件事八成就是父亲母亲传开的。宁府要帮着陈道长扬名。再往前推,之前父亲母亲把自己送到玄真观养病,又说玄真观香火灵验,给他们带去了一个孩子,应该也是为了这个。三皇子从小就有肺疾,他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有一样的病。他得知这样一处所在,自然会感兴趣。

但贾珍觉得这或许是做给别人看的,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