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珩】:知道了。
【王嘉珩】:急什么。
【王嘉珩】:就这么想来点刺激的?
单独看每一句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连起来看完却让人莫名羞耻,衬得她像个如狼似虎等待着老公回家的…妻子。
向栀被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搞得莫名其妙。
所以半分钟后,她才打了三个问号过去。
信息发出去三秒后,她才反应过来王嘉珩发来的‘刺激’,和来领网银这件事情几乎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
——原来王嘉珩回的是白天的那句话。
“喜欢大奶男才刺激呢。”
“就这么想来点刺激的?”
!!!!!!!
几乎是出于本能反应,她迅速长按将那个问号撤回了。
王嘉珩这人好像给她下了什么降头似的,气得她差点把脚上的鞋都跑掉了。
拐到一处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满树的杨树毛子随风飘落下来,刮在她脸上,痒痒的,向栀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阿嚏!阿嚏!”
向栀有点不好意思退到人少的位置,从包里翻出纸巾擦了擦鼻子,把纸巾放回去的时候,手触碰到包内的手机。
正是红灯,路人们各个拿着手机,向栀犹豫两秒。
决定挽回一下自己的形象。
然后飞速打字。
【向栀】:乖巧.jpg
【向栀】:我白天说的不是您理解的那个意思。
【向栀】:我只是当时有感而发。
【向栀】:心中只是充满了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返璞归真境界的向往之情,有些东西说不明白,所以....
【向栀】:只能用心感受。
绿灯闪烁,周围写字楼下班的人群匆匆汇入人流。
向栀感觉到手机轻微地震动了一下,加快了脚步。过完马路瞟了一眼,差点没背过气去。
【王嘉珩】:听你这意思…
【王嘉珩】:你还想摸?
-
与此同时,兰语山房酒家。
董远矜向来对吃饭有极高的要求,环境需适应四季变化不说,对花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这家山房酒店就十分合她的心意。
玻璃花房隐于包厢之外,于餐桌主位可窥见纯白的椭圆的蝴蝶兰,空气清新,又赋予团圆的美好之意。
更何况今晚可是董佳怡回国后家中首次聚餐,董远矜提前两个小时就催促王昌耀安排好着装,盛装出席。
董远矜把家庭聚会看得很重,好不容易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务必给久未团圆的家庭带来一些幸福祥和的气息。
然而到了时间,董远矜前前后后问了几次,也不见董佳怡落座。
王嘉珩到的倒是早,但也极为无聊,两个大老爷们大眼瞪着小眼。
董远矜又问了句侍者时间,感觉差不多了,催促王嘉珩打个电话问问女儿到哪了。
王嘉珩刚拨通了电话,就听见大门被猛地推开,董佳怡气喘吁吁地凝视了旁边人一圈,风风火火地坐下来。
两年未见,董佳怡的嘴角莫名又多了两个唇钉,董远矜注意到这一变化,便开口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董佳怡不看董远矜,只昂头道:“我乐意。”
王昌耀意识到形式不对,咳嗽两声,转头朝侍者使了个眼色,转眼间圆桌上便陆续上菜。
赛葵蟹、东坡肉,油门春笋,配以西湖莼菜汤。这山房的私厨也是董远矜多年的好友,私厨每一道菜都能细细道来一些故事。
“赛葵蟹,这个英国肯定吃不到,”董远矜眼神往董佳怡的身边瞟,“多吃点,你别老往国外跑,这些都是纯天然的食材,你这几年都待在在英国乡下,哪吃得到。”
“东坡肉,传说是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抗洪时保住了城市,苏东坡为了回赠参与抗洪的百姓然家人做的。”
“别小看这一块肉,在那个年代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
董远矜一边夹菜,一边将满桌的菜品拔高到文化层面。
董佳怡也没有立刻回答,话不投机半句多,本来想着默默对付两口,但是一听到董远矜开始讲课,就有点烦躁。
“太肥了,我不爱吃这些。”
“那吃点西湖醋鱼吧?”
“那更难吃。”
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董远矜也不生气,只是问,“想吃什么呀佳怡?我让朋友给再你做。”
董佳怡抿了抿嘴,拉下脸来:“牛肉火锅,黄焖鸡,麻辣香锅,牛肉火锅,铁板炒饭。”
她十几岁便上了国外的寄宿学校,发育期间在寄宿家庭天天吃黄豆酱配干巴面包不说,后来去伦敦旅游的时候才接触了火锅等中国料理这些,发现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美味。
早年的教育策略是董佳怡叛逆的导火索之一。
在她眼里,董远矜和王昌耀便成了那个把她发配到国外坐牢的人口贩子。
家里规矩多,好不容易长大了学成回国,她也受不了董远矜每天神神叨叨的性格,也没回家,搬到了家附近的一套小公寓里。
董远矜:“没有啊?那我就点外卖。”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