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家的这顿饭吃得酒足饭饱,气氛很是融洽。
许明远看看外面已经完全黑透的天色,感觉也吃的差不多了,起身告辞。
赵家人自然是一番客气挽留。
“再坐会儿呗小远,喝口水消消食。”
“是啊小远,天都黑透了,路不好走,要不今晚就在这儿将就一宿?”
许明远笑着婉拒道:“不了不了,婶子,叔,这已经很打扰了。”
“家里爹娘还等着呢,路不算远,我走惯了的,没事的。”
见他去意已决,赵家人也不再多留,纷纷起身相送。
走到屋门口,赵母从里屋提了一个小布兜出来,不由分说地塞到许明远手里:
“小许,拿着!一点家里攒的山货,不值啥钱,带回去给你爹娘尝尝鲜。”
许明远一看,里面是些晒干的木耳、蘑菇,还有一些脱了壳的松子。
东西虽不贵重,但这份心意却沉甸甸。
他连忙推辞道:“婶子,这怎么好意思!”
“我今天来白吃白喝已经够打扰了,哪能还拿东西走?不行不行!”
“叫你拿着就拿着!”
赵母态度坚决,坚持道。
“跟你帮素素的忙比起来,这点东西算啥?”
“你要再推,婶子可生气了!”
赵国华也在一旁帮腔:“许兄弟,别客气了,都是自家弄的,收下吧!”
许明远见实在推不过,心里想着自己背篓里还有不少山货,想着留些作为回礼。
他作势要从背篓里拿东西:“婶子,我这儿也有些刚采的山货。”
许明远话没说完就被赵母拦住了。
“哎呀!你这孩子!”赵母嗔怪道。
“这顿饭是我们感谢你的,哪里有再收你东西的道理?
“快收好你的,赶紧回家要紧!”
许明远推脱一番,但实在拗不过未来岳母的热情,只得无奈收下。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把许明远送到院门口。
就在这时,赵素素像是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声:“等等!”转身飞快地跑回屋里。
不一会儿,她拿着一个物件跑出来,塞到许明远手里:“明远哥,给!这个你拿着!”
许明远低头一看,正是之前赵素素说的那把牛筋弹弓!
木质握把入手光滑,牛筋弦韧劲十足,一看就是好东西。
当着未来岳父的面,许明远拿着这把明显是对方心爱之物的弹弓,脸上颇有些尴尬。
赵素素却笑着对父亲撒娇道:“爹,你看你这弹弓,挂在墙上都落灰了,您平时忙大队的事也用不着。”
“明远哥经常上山,这个他正好用得上,我就自作主张给他了。”
“您不会怪我吧!”
赵正平看着闺女那副胳膊肘往外拐的模样,颇有一种女大不中留的感觉。
回想起女儿小时可爱的模样,只觉得这小棉袄漏风漏得也太快了点!
这把弹弓可是当初他可是喜欢的很,虽然现在不怎么用了,但也算个念想。
不过转念一想,眼前这小伙子既是女儿的恩人,看这架势八成也是未来的女婿。
给未来女婿,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赵正平心里肉疼,脸上却努力维持着父亲的大度和威严,故作豪爽的摆摆手:
“咳,素素说得对,这东西搁我这儿也是浪费。”
“小远啊,你用得着就拿去,留着上山时候防个身也好。”
许明远哪能看不出未来岳父那点不舍,连忙道:“谢谢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用。”
“等下次上山打着像样的野味,第一个拿来孝敬您老人家!”
赵正平听了这话,心里顿时熨帖了不少。
嗯,这小伙子懂事,知道孝敬长辈!
他脸上的笑容热情了几分:“好,好!路上小心!”
虎子一直扒着门框听着大人讲话,这时也探出小脑袋,稚声问道:“小姑父,你下次啥时候来我家啊?许明远被这称呼逗乐了,也懒得纠正这小家伙,弯下腰笑着逗他:
“怎么,虎子这么喜欢我来啊?”
虎子用力地点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继续道:“嗯嗯!小姑父你一来,我家就跟过年似的!”“有鸡吃!有肉吃!我想天天过年!”
小家伙的世界简单而纯粹,赵家人都被这虎子的这番话逗笑了。
赵大嫂笑着轻拍儿子的脑袋:“你这傻孩子!哪能天天过年?日子不过啦?”
在一片欢笑声中,许明远再次向赵家人道谢,这才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赶去。虽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但是月光澄净,借着月光,乡间的小路还算清晰。
回到江北大队自家小院时,夜色已黑。
家里堂屋的油灯还亮着,家里人显然还在等他。
“娘,我回来了。”许明远推门进屋,招呼道。
许母看到他,松了口气:“可算回来了!锅里还给你留着饭呢,饿了吧?娘这就去给你热热?”“不用了娘,我在素素家吃过了。”
许明远放下背篓,解释道,“下山正好路过白山大队赵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