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天下瞩目的丹泉学院入院考试正常开始。
以丹泉学院现在的地位,用天下瞩目形容绝不为过。
这两年来想要进丹泉学院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原之战获胜后,更是爆增了好几倍。
这两月里,丹泉城到处都能看到手不释卷的书生,以及高谈阔论的士子。
“曼基,这边!”
温恢赶到考场时,远远就听见严寻扯着嗓子大喊。
随即旁边就有人走过去严肃地说:“不得喧哗!”
严寻捂着嘴,和温恢会合后,向他问道:“曼基你可有把握?”
“把握说不上,毕竟以前从没参加过这种文比。但是想来应该还是有些机会的吧。”温恢微笑着说。严寻羡慕道:“以你的才华,肯定是没问题了。唉,我估计就悬了,要不是家父逼我来,我都懒得来尝试。”
你要是能将泡在酒馆乐坊游玩场所的时间用来读书,也不至于这样啊。
温恢在心里吐槽,但脸上却是始终保持微笑。
这时丹泉学院的大门开启,一大队全副武装的军士神情严肃地守在门上,将围在门外的人一个个地放过来,检查了身份和准考引,然后放进去。
这阵仗顿时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排着队进入考场。
看起来,这一次真的是很严格啊!
温恢久仰丹泉学院的大名,他也是在家里看着《真理》,无比向往这个自由开放的伟大学府,所以才会偷跑出来。
他的父亲温恕身为汉室旧臣,卒于任上。抚养他的伯父是个老古板,非常敬仰刘皇叔和忠于汉室。“这就是丹泉学院吗?”
两人进到学院内,都不由惊叹地看着四周。
这也太大了吧!
一般的书院,不过数间厢房,一片场院而已。而这丹泉学院,朝两边望去竟然望不到边,到处都是高大漂亮的楼房,看得两人眼花缭乱。
“这地方也太大了,用得着这么大吗!”严寻不由小声嘀咕。
秦羽却是一直在嫌丹泉学院还太小,在他的构想中,是要照着现代顶级大学的标准,将丹泉学院办成集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等到以后时机成熟,现在这地方是要被废弃,再搬迁到城外更宽更大的地方去。
当然,也不能只有一间丹泉学院,还得继续打造更多的高等学府。那时候的考试就不用都跑到丹泉来,可以办成正规的高等考试了。
温恢和严寻两人被带到考场,肃穆庄严的气氛让所有人都再不敢说话。
为了这场考试,丹泉学院的学生们都都放了几天假。
巨大的考场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考场周围是军士把守,闲人严禁靠近。
这并不是这时代的第一场考试,不说古时的策对,就说当年鲁肃刘晔也是曾经参与过考试的。但如此大的规模,如此严谨的场合,却是前所未有的。
秦羽让张纮亲自来主持这场考试,可见对此的重视程度。
张纮来到考场,神情威严地向考生们巡视了一圈,将考卷分发下去。他也是头一次主持这种形式的大事,倒是颇感新奇。
过了一会,蔡邕也来了,两人小声交谈了几句,就开始在考场内转了一圈,观察考生们的表现。很快,几个考场中表现良好的考生,以及滥竽充数之辈,两人均已心中有数。
等到限定时间结束,便鸣钟令众生止笔,将考卷收上来。
“这文试之法,可谓是极妙了。智愚贤能均是了目了然,比旧制之荐举监察之法高明太多了。楚公之才,当真是令吾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张不禁叹服道。
蔡邕捋须笑道:“虽是吾婿,老夫却也不讳言,此制一旦确立,乃是文华鼎盛百世之功。”老蔡对秦羽这女婿是真的佩服,当他抛开成见,认真地开始参与到丹泉学院的自由研究学风中来时,才惊叹地看见自己以前从没有见到过的新天地。
虽然已经六十余岁,但他却是不服老,仍然经常和学生们争论问题,完全没有院长的架子。两人感叹了几句,将试卷收好,送到礼部专门成立的批阅部门批阅。
秦羽也极为关注这场考试,数日后试卷批阅完毕后,张纮将之呈到秦羽手中。
考试分为旧试与新试两类,其中旧试考的是经义和文章,新试考自然常识、术数和文学。
秦羽在试卷的前几名翻看了一下,指着其中一个道:“这个名字有些眼熟。”
“此是卢植之子也。”张纮拱手道。
秦羽顿时恍然,原来是卢植的儿子,作为大儒加名将,去世数年的卢植影响力在天下仍然是极大。他这儿子卢毓也是个极聪明的少年,有人向秦羽提及过。他今年才十五岁,在旧试考生中拿到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个叫温恢的人,秦羽没听说过这人,暗自嘀咕了一句,又找了一遍,没找到什么熟悉的名人,却是看到一个更熟悉的,不由脸色有点黑道:“这小子干嘛呢?”
“额. . . .陆伯言说他当年是和孔明一起被您特招到学院中的,怕别人不服,所以也报名参与了这次的考试。”张纮抹着汗小心翼翼地道。
现在楚公的威势越来越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