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第67章 跨江大桥,秦羽新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跨江大桥,秦羽新婚(1 /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站在大江岸边,眺望着滚滚江水汹涌而来,秦羽胸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情,几欲长歌一曲。

不过未免有损形象,而且三国没有词这种文学形式,难登大雅之堂。

像之前抄的李清照那首词,也只能当作哄夫人的小曲被传为雅谈。如今前呼后拥出巡之时,至少也得来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才有气势吧,可惜他是记不住的,也不符合场景。

他身后跟着周泰和许褚二人,再后方是郭嘉、荀攸、张纮、陈登等人,人人屏息凝神,肃然而立。江中,一艘艘战舰顺流而下,鲁肃远远地在船头拜道:“鲁肃参见主公!”

这一次的修桥,除了调集大量的民伏人力外,还得动用鲁肃的水军协助。

秦羽率众登上鲁肃的座船,凌风远眺,感叹道:“果然是天险,若是据江而守,确实是偏安一僻的基业。”

他是想起历史上多有割据江南的政权,所以有此感叹,众人都不禁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只鲁肃却是肃然道:“正是,是以主公修此桥不只功盖前人,德泽当世,更是流传万古的功业!”众谋士顿时侧目,好你个鲁子敬,浓眉大眼的老实人,居然抢我们的饭碗!

好话都让你说了,咱们说什么去?

不过鲁肃却是真心实意地说出这番话,作为水军都督,数年不下船的人,对此感触是最深的。能有气魄修建跨江大桥,恐怕天下再没有第二人敢作此想了。

如果是换一个人提出这想法,就算是皇帝,恐怕手下的人也会一片反对之声。但是秦羽就不一样了,竞然完全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敢反对。每个人都感觉只要陆君侯要去做的事,就一定能完成。毕竟江东这鼎盛大业,几乎是他一人铸就。

秦羽哑然失笑道:“我倒不在乎千秋万古,只是这座桥若能修成,确实会方便很多。”

他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来修这座桥,调用的人力物力更是堪称可怕。没办法,时代的局限性让他必须以最大的慎重来修筑,绝对不能失败。

江中的桥墩都由水性精熟的天河水师军士去作业完成,整座大桥动用的钢铁达到一个恐怖的数量,其质量更是经过数年的摸索改进,才达到如今的品质。

可以说,这座桥是直观地体现了秦羽手中的强大国力。

“子纲先生,元龙,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完成之时,即是你们二人的大功一件。”

秦羽回头看向张纮和陈登,张纮性格谨慎严正,陈登多谋善断、敢于任事,以这两人任此事他也颇为放心。

二人齐声领命,秦羽又向四下眺望,极目两岸,天高云淡,草树幽深,果然是一片如画江山。他兴致一来,便同了鲁肃的水师,溯江而上,视察沿途风土人情和民众生活。

数日后,进入到彭蠡泽中,这就是日后的鄱阳湖了,鲁肃水军常驻于此,在湖中几处岛上均建筑营寨,柴桑城更是水军大本营。

秦羽进入柴桑城视察了一番,又登船向上游前行。这前边已经不是秦羽的地盘了,但鲁肃的水师在江上横行霸道惯了的,以前的刘表向来都是极为恭敬。

虽然现在江夏在孙策手中,但以孙郎现在的力量,要组建起一支能威胁到秦羽的水师是不可能的。不过秦羽也并不想走太远,行至鄂县附近,摆开水师,在江面上又看了一会,便准备返回。此时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赶到岸边,向江心眺望,为首的正是孙策手下大将程普,遥望着江心的秦羽,不禁露出感叹之色。

当年孙坚北上时专程去丹泉拜望秦羽,程普也是跟随一起的。那时这位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却是风度翩翩,气质谈吐令人印象深刻,是以孙坚当时就断定此人绝非凡俗,与之平辈相交,令孙策以侄礼拜见。而一晃数年,孙坚战死,孙策如今被困于江夏,刘表调兵谴将,情势极为不利。而当年的小县令如今已是坐拥江东徐豫,成为天下权势最大的人物。

时过境迁,物事人非,程普感叹不已,此时船上的秦羽也看见了他,虽然看不清人,但从旗号知是程普,乃令声音宏大的军士大喊道:“故人相见,程德谋别来无恙?可告知伯符贤侄,如事有不谐,可来吾处。”

程普跳下马躬身遥遥行礼,心中暗叹,少将军虽有雄心壮志,但显然已经是极难成功了。若能投陆子卿是最好不过,可惜少将军性格刚强,恐怕不大愿意居于人下,尤其是这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叔父”秦羽调转船头,回到彭蠡泽中,在柴桑城中住了一日,又驾舟向南,遥见庐山秀美无比,往来游人极多。湖边的渡口码头聚集了一大群人。见到这鐘巨舰至,顿时人人惶然,待知是陆君侯亲临,却又不无惊吕。

人群中一名老者却是摇了摇头,失笑道:“你们这夫婿还真是心疼人,还巴巴地来接咱们。”却正是乔公带着两个女儿祭拜完毕,准备启程回家,在这里租船。

乔公是个比较好强的性格,女儿还没嫁过去之前不愿借秦羽的势。坐在马车中的大小乔各自掀帘,都不禁又羞又喜。

秦羽也是巡游大江顺便来接岳父和两个未婚妻,有机略府的情报在,他自然能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将三人接上大船,渡口的民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