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基地的悲歌余音未散,昆仑之心这最后的孤岛,便陷入了海渊纪元更深入、更无情的侵蚀之中。海平面,那看似缓慢却无可阻挡的上升,如同钝刀割肉,日复一日地消磨着堡垒的根基与人心。昆仑之心赖以生存的几处主要水源地,冰川融水与地下水的混合体,盐度持续、缓慢地攀升。净化系统超负荷运转,滤芯更换频率激增,成本高昂。即便如此,流出的净水也带着难以去除的淡淡咸涩和铁锈味。
农业区的水培农场不得不持续调整营养液配方,以应对盐分胁迫,作物生长更加缓慢,产量进一步下降。
生活用水配给被再次压缩,个人清洁近乎奢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汗味和源生藻的腥气,混合着无处不在的湿冷,令人心情压抑。
叹息之墙东北方向,浑浊的海水又向前推进了数公里。
站在墙顶,已能清晰地看到远方那灰蓝色的、涌动着白沫的海平线。
咸腥的海风成为常态,腐蚀着叹息之墙的合金表面和暴露的武器设备。维护工程兵需要更频繁地除锈、喷涂耐腐蚀涂层。
新形成的、靠近叹息之墙的滩涂和浅水区,成为了渊铠兽和其他适应了咸水环境的变异生物新的登陆点和猎场。
小规模的骚扰和遭遇战频率显著增加,猎杀小队的伤亡率居高不下。
被动声呐阵列监测到,近海区域的异常生物信号密度和活动频率都在上升,仿佛有更多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这座孤岛。
广阔的海洋提供了无穷的能量和水汽。昆仑之心所在的区域,气候变得更加狂暴。
特大暴雨、裹挟着冰雹和雷电的强对流风暴、以及能见度极低的大雾天气轮番上演。
一次持续三天的特大暴雨引发了山洪,冲毁了叹息之墙外围的部分陷阱区和一条重要的补给通道,造成数十人伤亡。
频繁的雷暴导致电力系统多次跳闸,精密仪器受损,甚至引发了一次小范围的火灾。
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巨量水体压迫,叠加地壳应力的持续释放,导致中小规模的地震和地面沉降时有发生。
一次5级左右的地震导致昆仑之心内部一处新建的居住区出现结构性裂缝,数百人被迫转移。高盐度、强辐射、异常气候的多重压力下,高原残存的脆弱生态加速崩溃。耐寒植物大片枯死,露出贫瘠的冻土。
残存的动物种群数量锐减,形态变异更加明显,攻击性普遍增强。空气中漂浮的未知孢子和微生物浓度持续上升,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和皮肤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
破壁者小队,这支曾经在叹息之墙下力挽狂澜的尖刀,如今却陷入了自身基因的囚笼。
细胞加速衰老的迹象在所有人身上都愈发明显。雷虎原本乌黑的鬓角已染上霜色,眼角的皱纹深刻如刀刻。
他感到体力恢复速度大不如前,每一次全力爆发后,那种源自细胞深处的空虚和灼烧感都更加剧烈,持续时间更长。
苏晴原本明亮的眼眸下是浓重的黑眼圈,皮肤失去了光泽,变得有些干枯。她需要更频繁地使用镇静剂来压制神经的躁动和感官过载带来的痛苦。
陈元的机械义肢与神经接口的排斥反应加剧,时常传来针扎般的剧痛,需要定期注射昂贵的神经抑制剂医疗报告显示,他们的端粒长度持续缩短,线粒体功能衰退,自由基损伤累积。
周院士沉重地预估,如果不找到逆转或延缓的方法,他们的生理寿命可能只剩下正常人的一半,甚至更短。
力量的代价不仅是寿命,还有精神的稳定性。铁熊依旧在深度昏迷中,脑波监测显示其大脑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异变,部分区域活跃异常,充满了原始的暴虐。
其他破壁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情绪波动、易怒、甚至短暂暴力冲动的困扰。一次训练中,一名破壁者因队友的失误而暴怒,险些酿成惨剧,被强制注射镇静剂并隔离观察。
昆仑之心指挥中心。
吴卫国和林风看着屏幕上汇总的各方报告:
外部:海水又上涨了X米,新海岸线距离叹息之墙仅剩XX公里;Y区域发生塌方,Z号矿点被淹;猎杀小队在Q区遭遇新型变异生物,伤亡X人…
内部:三号水源地盐度再创新高;农业区烛光青因阴雨天气减产X%;仓库A区湿度超标,部分粮食有霉变风险;破壁者雷虎申请增加神经安抚剂配额;归化者自治委员会报告C区出现小范围流感…物资:战略储备粮库存充足;龙焱电池原料储备告急;特种合金G型库存见底;用于基因研究的稀有生物酶库存耗尽…
运输:本月成功抵达车队:0;损失车辆:X;伤亡人员:X…
空气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吴卫国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林风。
林风站在巨大的海渊模型前,看着那不断向上蔓延的蓝色和闪烁的红色威胁信号,眼神深邃。“被动防御,慢性死亡。”林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深渊回响’虽然代价惨重,但它证明了干扰是可能的。我们需要更了解它们,找到它们的“七寸’“女娲实验室需要更多、更新鲜的深海样本,尤其是来自那些疑似巢穴和发出智慧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