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用力点头,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我明白,吴教授!”
一号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这个熊猫国真正的中流砥柱。
他们或面容沉静,或眉头紧锁,或眼神锐利地审视着刚刚被送进来的、那份由吴卫国、标注为绝密的简报。
简报的核心内容,
正是林风所描述的灾难阶段论,以及吴卫国据此提出的、堪称倾国之力、足以改变国运走向的紧急预案。
被安排在旁听席,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聚焦在他们身上,
尤其是那个看起来极为年轻、面色有些苍白的林风。
“卫国同志!”
主持会议的人还未开口,
坐在吴卫国对面、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
国家重大灾害研究局局长周振邦,已经压抑不住怒火,猛地一拍桌子。
“胡闹!简直是胡闹!”
周振邦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拔高,
“仅凭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一段无法证实的所谓未来记忆,一个发生在金融街的、原因尚未查明的电磁脉冲事件,你就敢启动涅槃?!”
“还动用了深蓝紧急预案,”
“调动了总参、国安、战略部队的资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最高级别的战争动员令,”
“会造成多大的国际影响?引发多大的国内恐慌?消耗多少战略储备?!”
他指着简报,手指都在发抖,
“全球大断电?冰封零下七十度?地裂缺氧?洪水瘟疫?!”
“这已经不是科幻小说了,这是天方夜谭!”
“你身为国家灾害研究局的副局长,资深科学家,你的科学素养呢?你的理性判断呢?”
周振邦的怒火如同实质,整个会议室的气温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这不光是周振邦的问题,更是他们的问题。
吴卫国站起身,面色平静,但眼神锐利如刀,毫不退缩地迎向周振邦的目光。
“周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理解周局的愤怒和质疑。在拿到确凿证据之前,这一切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无比沉重,
“林风同志提供的信息,其精准性,已经超出了我们现有认知的极限!”
“他精准预言了金融街电磁脉冲的时间、地点、现象和后续定性!分秒不差!”
“他掌握了我个人从未对外公开的、最高保密级别的私密信息!”
“这些,绝非巧合,更非别国阴谋所能解释!”
“更重要的是!”
吴卫国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科学家特有的、近乎悲壮的坦诚,
“他描述的灾难链条,逻辑高度自洽,”
“每一个阶段的现象,都与我们目前监测到的、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异常信号存在潜在的、令人不安的关联!”
“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的异常活跃和加速融化释放甲烷!”
“南极冰盖底部监测到的、无法解释的巨大热能释放点!”
“全球多地出现的、强度异常的太阳质子事件!”
“大气环流模式的持续紊乱!”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
吴卫国的话掷地有声,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但很快,质疑声再次响起。
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老者沉声开口,
他是总装备部的负责人,
“卫国同志,科学需要严谨的证据链。”
“一次电磁脉冲事件,加上一些个人隐私,这只能证明这个叫林风的年轻人,可能掌握了一些特殊的情报渠道,或者具备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心理暗示或信息窃取能力。”
他锐利的目光转向林风,
“但仅凭此,就要我们相信一场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灾难即将在三十天后降临?”
“就要启动倾国之战级别的涅槃计划?”
“这太草率了,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战略科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李老,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
“吴副局长,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科学决策,讲究孤证不立。”
“林小友的预言,目前只有金融街事件这一个可验证的点。巧合的可能性,远大于超自然预知。”
“至于他描述的灾难链条,虽然部分现象有零星观测数据支撑,但整体而言,其发生的概率,在现有科学框架下,微乎其微。”
李老看向林风,目光带着审视和探究,
“林小友,并非我们不相信你。”
“而是你要求国家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我们需要更多、更确凿、更无法辩驳的证据!”
“需要你证明,你看到的未来,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其他与会者也纷纷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