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城,山海苑。
临窗的雅座,轩辕吴与紫萱相对而坐。
桌上摆着几样精致小菜,最显眼的便是那道香气四溢、汤色乳白的“清炖寐鱼”。
窗外,河阳城古朴的街巷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行人步履从容。
远处巍峨的青云山脉在薄云中若隐若现,仙家气象盎然。
紫萱夹起一块雪白的鱼肉送入口中,鲜嫩滑爽的滋味让她微微眯起了眼。
随即,她好奇地看向对面神色平静的轩辕吴:
“吴哥哥,你说……她们真的会来吗?这都三天了。”
她口中的“她们”,自然是指鬼王宗。
轩辕吴端起青瓷茶杯,轻啜了一口,目光依旧投向窗外,语气笃定:
“会来的,鬼王宗宗主不是蠢人,更非忘恩负义之辈。
他权衡之下,必会亲自走这一趟。”
紫萱不可置否地撇了撇嘴,注意力又被盘中美食吸引,夹起一块鱼肉细细品尝,不由得啧啧称奇:“这小地方的鱼,做得倒是真不错,火候恰到好处,鲜而不腥,香而不腻。”
她话音未落,旁边侍立的小二便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殷勤介绍道:
“客官您可真有眼光!这道「清炖寐鱼’,乃是我们山海苑的招牌菜。
清香滑嫩,入口回甘,在这河阳城百里之内,那可是大大有名……”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清朗的声音从旁传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哦?据我所知,这寐鱼乃是南方诸钩山的特产,离此有千里之遥,路途遥远,如何能够新鲜运来?店家此言,莫非有些夸大其词了?”
轩辕昊与紫萱闻声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素雅儒袍的中年文士不知何时已走近桌旁。
此人细眉方脸,眉目看似儒雅温和,但双目炯炯有神,额角饱满开阔。
在那份文雅气度之下,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深沉气势。
一袭儒袍裁剪得体,腰间悬着一块淡紫色玉佩,透着一股祥瑞之气,绝非寻常凡品。
店小二见这位气度不凡的客人质疑,连忙赔笑解释:
“这位客官说的是,不过您有所不知啊,在百年前,这寐鱼的确是南方诸钩山独有。
但后来青云门的真人驾路过诸钩山,特以仙法将其鱼苗移了回来,就放养在青云山阴的洪川之中。到如今啊,不但成活,而且繁衍生息,日渐繁盛!
我们山海苑能有这“清炖寐鱼’做招牌,可都是托了青云山上仙人的洪福,才能有此口福啊!”小二解释得详细,言语间对青云门和道玄真人充满敬仰。
中年文士听了小二的解释,脸上露出一丝恍然和恰到好处的歉意,轻轻颔首道:
“原来如此,竟是青云山真人的仙家妙法,倒是在下孤陋寡闻了。”
他目光转向轩辕昊,眼神交汇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默契达成。
店小二极有眼色,见轩辕吴与文士对视,立刻明白了什么,对着轩辕吴恭敬地欠了欠身,便识趣地退下了。
紧接着,中年文士袍袖微不可察地一拂,一道隔绝声音与窥探的禁制便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当他的视线扫过轩辕吴腰间那枚不经意间显露一角的赤金勾玉时,瞳孔深处猛地一缩!
那玉佩上流转的炎水玉纹路和蕴含的煌煌皇道气运,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感知。
他脸上的从容瞬间被凝重取代,竟对着轩辕吴,以一个极其恭敬的姿态,深深作揖行礼:
“鄙人万人往,见过皇子殿下。殿下万安。”
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确认。
轩辕吴神色淡然,随意地抬了抬手:
“万先生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我在此等你,可不是为了看你行礼的。”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
万人往闻言,也不推辞,坦然地在轩辕吴对面的空位坐下,动作从容不迫,尽显一方枭雄的气度。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轩辕昊,开门见山,语气带着深沉的探究:
“殿下身份尊贵,远在蜀州,此番深入中州,更以援手之恩换取我圣教天书第二卷一观,着实令万某费解。
世人皆知,天书乃我圣教圣物,为正道所不容,避之唯恐不及。
殿下贵为西蜀皇子,为何甘冒此等……风险?
莫非殿下,对我圣教亦有所图?”
他言语间,将“魔教”二字刻意换成了“圣教”,既是自身立场的坚持,也是一种微妙的试探。轩辕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放下茶杯,目光如实质般直视万人往,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万先生此言差矣。我就算真对魔教有些兴趣,你鬼王宗这间庙……能装得下我这尊佛吗?”话语平淡,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万人往心头剧震!
他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姿态放得更低:
“殿下言重了!鬼王宗区区草莽之地,岂敢奢望招揽殿下这般真龙?
若“皇子入魔’的滔天罪名压下,除了七杀派那等无法无天的所在,天下间恐怕没有哪个魔道宗门能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