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更新五千八百字,就分为两章发布了,求追读呀大大们!)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
金色的光辉透过云层。
为阳城这座略显沉寂的五线小城镀上一层温暖的滤镜。
一辆漆黑如墨的跑车,悄无声息地滑入滨江科技新城管委会的大院。
车门向上扬起,如同张开的羽翼。
陆友一身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从中迈步而出。
他脸上没有同龄人常见的浮躁与张扬。
而是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沉稳与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管委会大楼门口,一个身影早已等候多时。
王主任,滨江科技新城项目的一把手。
一个在阳城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刻,他那张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国字脸上,却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
“陆总,您可算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外面日头晒。”王主任快步迎上,主动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陆友的手。
那力道,充满真诚和期待。
对于陆友的到来。
王主任的心情绝非简单的“荣幸之至”可以形容。
眼前这个年轻人,简直是阳城近几十年未有之“变数”。
先是凭一己之力,用那个神奇的老陆五金店。
硬生生把阳城这个旅游资源贫瘠的地方,炒成了网红打卡地。
旅游业的GDP贡献率肉眼可见地往上窜了一大截。
紧接着,又展示出他的钞能力。
高新工业园区里那些新建起来,却被戏称为“等到猴年马月都卖不掉”的厂房,被他打包一口吞下。几十座厂房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今在整个阳城的政府部门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共识:
你可以不认识某个局的局长,但你绝对不能不认识未来科技的陆友!
他就是行走的GDP,阳城当之无愧的现金王!
王主任亲自为陆友引路。
将他带到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又亲手泡上一杯香气四溢的明前龙井。
热情得让旁边的秘书都有些侧目。
“陆总,您坐,您坐。”王主任将茶杯稳稳放在陆友面前的茶几上。
自己则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办公室的氛围很安静。
只有空调出风口轻微的嗡嗡声。
王主任看着眼前这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
滨江科技新城这个项目,是他仕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蓝图规划得宏伟壮丽。
目标是打造成辽省乃至东北区域的科技创新引擎。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令人心寒。
由于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持续低迷。
加上阳城本身缺乏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
招商引资工作举步维艰。
那些国内知名的科技巨头,根本就不愿将目光投向这座籍籍无名的北方小城。
项目启动了许久。
除了修了几条路,盖了一栋孤零零的管委会大楼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王主任为此愁得头发都多白了好几根,夜里常常辗转反侧。
但现在,陆友来了。
他就像一道划破沉沉黑夜的闪电。
为这片沉寂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王主任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语气诚恳,情真意切。
“陆总,首先我代表滨江科技新城,代表阳城市,对您愿意将未来科技的核心项目落户于此,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他顿了顿,眼神无比坚定地继续说道:“我们深知,一个城市的未来,在于创新,在于科技。”“对于像未来科技这样有潜力、有担当的龙头企业,我们阳城方面绝对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无论是土地政策、税收优惠,还是人才引进、资源配套。”
“只要我们能做到的,绝对不打半点折扣!我们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陆友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
他当然清楚阳城目前的窘境。
也明白王主任这番话背后沉甸甸的期许。
他放下茶杯,目光清澈地迎向王主任,缓缓开口。
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王主任,您言重了。”
“我出生在阳城,生长在阳城,这里是我的家。”
“看着家乡这些年人才不断外流,经济发展缓慢,说实话,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过去,我们总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陆友算不上“达’,但也绝非一个只顾自己闷声发大财的商人。”
“对我而言,赚钱固然重要。”
“但能用自己的力量,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做些什么,让我的父老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让阳城重新焕发活力,这比赚再多的钱都更有意义。”
他的话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蕴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