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车间内安静得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蜂鸣声。
但考察团众人的内心,却早已是惊涛骇浪。
这位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老人。
此刻正用贪婪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条生产线。
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不是因为年迈。
而是因为难以抑制的激动。
身旁的几位技术专家,眼镜后面的双眼瞪得溜圆。
嘴巴微张,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嘶……”他转过头,眼睛紧紧地锁定在陆友身上。
那眼神中蕴含的情绪极为复杂一一有震撼、有惊喜、有难以置信。
甚至还有一丝……后怕。
后怕的是,如果这样一家拥有如此恐怖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公司没有被他们发现。
而是流落到了国外,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随后又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
“小陆……同志,”周老的声音突然有些沙哑。
他似乎想用更正式的称谓来表达此刻的郑重。
“你们这条产线,目前的产能能达日产一千顶吗?”
“周老,您这就有些小瞧我的产线了,目前可以日产五千顶。”陆友自信地回答道。
“五千顶?你确定?!”
周老的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求证。
不如说是在寻求一次最终的确认。
好让他那颗悬着的心彻底落回肚子里。
陆友看着周老那涨红的脸,内心同样波澜壮阔。
曾几何时,他还是那个蜗居在五金店里,发愁下一顿饭在哪里的失业大学生。
唯一的梦想就是能找到一份月薪五千带双休的工作。
然后安安稳稳地“摆烂”度日。
可现在呢?
他站在这里。
身后是代表着世界顶尖制造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
面前是戎机部举足轻重的大佬。
他的一句话,一个产品。
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龙国无数战士的生命安全。
这种转变,如梦似幻,却又无比真实。
他清晰地看到考察团成员脸上那复杂的表情。
这一切都在告诉他,他不再是过去的那个陆友了。
收敛心神,陆友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自信。
他迎着周老的目光。
微笑着,用清晰而坚定的语气回答道:“周老,您放心。”
“日产五千顶,这只是我们在保证良品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下的保守数字。”
“如果开启极限模式,这个数字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而且,这条产线最大的优势在于,只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充足,它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无需人力干预。”
“嘶!”
又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无需人力干预!
724小时不间断生产!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战争时期,只要后勤能跟上。
这里就能像一个永不枯竭的泉眼。
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最顶级的防护装备!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技术专家终于忍不住了。
他快步上前,扶了扶眼镜,语气急切地问道:“陆总,恕我冒昧。”
“如此高精度的全自动化产线,其核心的控制系统、运动模组和传感器,据我所知,目前国内……”“不,即便是国际上最顶尖的西门子或者发那科,恐怕也难以做到如此完美的协同和如此低的故障率。”
“请问,你们的技术……”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是在探寻技术的来源。
这是任何一个看到超前技术的人都会有的本能反应。
这个问题很关键,也有些敏感。
但陆友早有准备,他微笑着,不疾不徐地解释道:“这位专家问到点子上了。”
“我们“未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并不在硬件制造,而是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一套“工业大脑’控制系统。”
“它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和海量数据模拟,对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预判和调度,从而无限趋近于零误差。”
“至于硬件,确实有一部分采购自国外顶级供应商。”
“但更多的,是我们根据系统的要求,自己设计、自己开模,再委托国内顶尖的精密仪器厂代工的特规零件。”
“可以说,这条产线,是我们用软件重新定义了硬件的极限。”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点明了核心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工业大脑”。
又合情合理地解释了硬件的来源。
将系统的功劳完美地隐藏在“自主研发”之下。
果然,听到“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这几个字。
考察团众人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浓了。
在他们看来,这比造出一条先进的产线本身还要可怕!
这代表着“未来科技”已经掌握了未来工业的钥匙!
周老眼中精光一闪,深深地看了陆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