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集训营的训练室里。
薄栖川第13次将笔尖停在非欧几何题的草稿纸上。
窗外的蝉鸣聒噪,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试卷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可他眼前的“庞加莱圆盘”却始终模糊。
连续两周每天1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让他陷入了队医口中的“空间思维高原期”。
连最熟悉的玻璃珠模型,此刻都像是隔了层雾。
“又卡住了?”
苏晚晚抱着玻璃珠模型盒走进来。
看到桌角散落的珠子和满是红叉的草稿纸。
轻声问道。
薄栖川没抬头。
指尖烦躁地拨弄着一颗琥珀珠。
珠身刻着的“双曲空间”纹路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这道题的测地线推导,我试了六种方法都不对,好像脑子被堵住了。”
话音刚落,他猛地抬手将桌上的玻璃珠扫落在地。
红珠、蓝珠、绿珠滚得满地都是。
其中一颗撞在墙角,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晚晚没说话,只是蹲下身一颗一颗捡珠子。
指尖拂过沾了灰尘的绿珠时,想起队医昨天提到的“多模态交互训练法”。
“阿川,我们试试新方法吧,你盲搭模型,我给你念题和术语,用触觉加听觉一起记。”
她从包里掏出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今天我们练复数几何与非欧几何的结合题,首先回忆黎曼球面的定义,英文是Riemann sphere。”“对应的玻璃珠模型是:蓝珠为球面边界,红珠为复数平面上的点……”
薄栖川闭上眼睛,指尖触到一颗刻有“黎曼球面”纹路的银珠。
脑海里原本混乱的结构,竟随着苏晚晚的声音渐渐清晰。
接下来的三天,这种训练成了他们的固定项目。
每天清晨,薄栖川会花30分钟闭着眼。
仅凭指尖触感排列玻璃珠。
红珠代表实部,蓝珠代表虚部,绿珠代表测地线。
苏晚晚则坐在一旁,根据他的动作调整音频内容,偶尔插入一句鼓励。
“上次你这里摆得特别准,再想想,双曲空间的曲率k应该对应哪颗珠子?”
到了第7天,薄栖川的空间想象测试成绩比之前提升了15%。
两周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7%。
当他再次面对那道卡了三天的几何题时,指尖飞快地在玻璃珠模型上滑动。
嘴里同步念出推导步骤:“黎曼球面的北极点对应无穷远点,所以红珠要放在蓝珠边界的正上方……”苏晚晚在一旁笑着记录,笔记本上画满了小小的玻璃珠笑脸。
旁边写着:阿川突破高原期!
集训营第10天晚上。
薄栖川要参加一场面向全国奥数生的直播课。
讲解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
老陈带着安保团队提前两小时来到直播室。
手里拿着一台特制的信号检测仪。
屏幕上跳动的波形里,嵌着几颗玻璃珠大小的指示灯。
这是技术团队研发的玻璃珠频谱过滤算法。
专门用来识别异常信号。
“最近收到消息,盘根余党可能会通过直播信号搞事。”
老陈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对薄云觉的电话解释:“这种17Hz的频闪信号,肉眼看不出来,但长时间观看会让人产生幻觉,正好针对阿川的高强度训练状态。”
他按下检测仪的“过滤启动”键。
屏幕上的指示灯从红色变成绿色。
“算法已经激活,只要有异常信号,会立刻屏蔽并定位来源。”
直播课开始后,薄栖川站在镜头前,手里拿着玻璃珠模型讲解:
“大家看,这颗绿珠代表双曲空间的对称中心,当我们移动红珠时,测地线的轨迹会跟着变化……”【救命!庞加莱圆盘我啃了三天课本像看天书,薄神用红珠蓝珠一摆,我脑子里的雾瞬间散了!这就是学霸的降维打击吗?】
【前面说模型太直观的别走!我已经把珠子排列截图存手机了,明天就去文具店买同款】
【学渣最后的倔强是抄作业都抄到精髓!薄神这手盲搭+ AR双 buff开得绝了!】【上次还说有空间思维高原期,结果人家转头就把非欧几何玩成玻璃珠过家家,我等凡人只能喊666!谁懂啊!】
【本来以为黎曼球面是下辈子才能懂的知识点,现在盯着薄神手里的绿珠,居然能跟着推导步骤走了!】
【建议IMO直接把这模型当官方教具!】
【薄神:随便摆摆珠子就行。我:连珠子该分几颗红几颗蓝都要查笔记(卑微学渣在线落泪)】【注意看!这个男人叫薄栖川,他手里的玻璃珠不是普通珠子,是能把奥数地狱难度砍成新手村的解题神器!】
可老陈的检测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
屏幕上出现一条异常的波形,频率正好是17Hz。
“立刻屏蔽!”
老陈对着对讲机大喊,技术团队瞬间启动备用信号源。
直播画面短暂卡顿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