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告状(1 / 2)

第59章告状

林颂钟情于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就是工作,锉磨别人。林颂回到办公室,立刻召开了工会全体会议。“同志们,陈书记对我们工会寄予厚望。这次评选,不仅是展示我们六五厂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机会,更是对我们工会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林颂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苏慧身上刻意多停留了一秒。看得苏慧下意识挺直了背。

“书记特别强调,“林颂加重了语气,说道,“要注重培养年轻力量,给年轻人压担子,让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苏慧同志一一”苏慧猛地抬起头。

“陈书记点名,让你作为核心成员,全面参与此次案例的策划、调研和撰写工作。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希望你珍惜,不要辜负陈书记的期望。”

“是,林主席。”

苏慧说完,有些激动,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凭借这次机会脱颖而出,离那个工会主席的位置又近了一步。陈书记果然是在为她铺路!然而,她的兴奋还没持续到会议结束,就被林颂接下来的具体分工砸懵了。“案例的成功,关键在于前期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林颂摊开一份她刚刚拟定的、细致到令人咋舌的工作计划表,“苏慧同志,你年轻,有精力,学习能力强,前期调研这部分重担,就由你主要负责。”她开始逐项布置,语速不快,条理清晰:

“第一,全厂十二个主要车间,每个车间至少访谈五名不同工龄、不同岗位的职工,包括一线工人、班组长、技术骨干,最好还能采访到一两位退休的老劳模。访谈要有记录,有重点,挖掘具体事例,不能流于形式。这是基础素材,三天内完成初访,提交访谈纪要。”

苏慧拿着笔的手开始有点抖。

十二个车间,六十个人?三天?

“第二,厂里近五年来所有与职工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记录、总结报告、甚至黑板报稿、广播稿,都要梳理一遍,提炼亮点,找出脉络。档案室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你可以随时去查阅。这部分资料梳理,同步进行,五天内形成摘要报告。”

五年的资料?苏慧感觉呼吸有点困难。

“第三,基于前两步的初步成果,你要构思出至少三个不同的案例切入角度,并分别写出初步的框架提纲,阐述每个角度的优劣势和可行性。这是考验你思维能力的关键一步,一周后我们一起讨论。”林颂合上文件夹,看向脸色已经开始发白的苏慧,语气温和:“任务确实比较重,时间也紧。但书记说了,年轻人就要多锻炼。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向张大姐或者我反映。张大姐一一”

张大姐立刻应声:“哎!林主席你放心!我肯定帮着小苏,带她熟悉情况,保证完成任务。”

张大姐在工会是出了名的会躲清闲,能推脱的工作绝不揽上身。可这次,在“锻炼"苏慧这件事上,她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苏慧张了张嘴,想说自己可能完不成。

可这是陈书记对自己的照顾,她不能拒绝。“我……尽力。“她低声说。

会议结束后,苏慧的"锻炼"正式开始了。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慧还沉浸在因为焦虑而晚睡的困倦中,宿舍门就被敲响了。

门外站着精神抖擞的张大姐,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一副严师出高徒的架势:“小苏啊,快起来!一日之计在于晨,咱们得抓紧时间,第一个车间就得赶在工人正式开工前找老师傅聊,那时候人清静,能聊得深入。”苏慧睡眼惺忪,不是,这张大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更痛苦的是,张大姐跟工人们拉家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个竞然还让她详细、仔细记录。

“小苏,你看这位王师傅说的,"就是好好干活呗',这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多深的工人阶级感情啊!你得深挖,问他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好好干活?是仁么精神支撑着他?"张大姐一本正经地指导着,完全不管苏慧快要哭出来的表情。每天张大姐还会“顺路”到她宿舍,检查她的笔记整理情况。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她立刻指出:“这记得太乱,重点不突出,重新弄。或者指出:“这个事例不够生动,你得再加点细节,比如当时天气怎么样?老师傅手上老茧有多厚?要让人如临其境。”

一连几天被张大姐拖着在各个车间连轴转,晚上还要应付张大姐的突然检查和“高标准"要求,她睡眠严重不足,精神高度紧张。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憔悴下去,眼袋深重。原本还有几分水灵的气质荡然无存,整个人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蔫头耷脑。苏慧不由怀疑人生。

这跟她想象的"铺路"完全不一样!

陈书记不是说让她来享福的吗?为什么现在受苦受累的是她?苏慧实在忍不下去,趁一次去给林颂送材料的机会,鼓起勇气,带着几分委屈开口:“林主席,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想锻炼我。可是……这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点?我有点……吃不消了。”

林颂从文件里抬起头,看着她,眼神带着一丝疑惑:“苏慧同志,这话怎么说的?陈书记再三强调,要给你压担子,让你快速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