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会(1 / 2)

第48章开会

陈书记找她,绝不可能是工会那点日常事务。想起老冯跟她透露的消息,林颂在心里快速盘算着。“书记,林颂同志来了。”小郑在门口通报。“进来。”

林颂走进办公室,陈书记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见她进来,便摘了眼镜:“小林来了,坐。”

“陈书记,您找我。"林颂依言坐下。

陈书记打量了她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看似随和的笑容:“调来工会也有些日子了,还适应吗?”

“谢谢书记关心,工会工作和行政科不同,更直接面对职工群众,能学到很多东西。"林颂回答道。

“嗯,适应就好。听说你上次去县里对接国庆汇报,杨书记还特意表扬了。“陈书记语气温和,像是拉家常。

“都是钱主席领导有方,我也就是跑跑腿,传达清楚厂里的决定和同志们的成绩。"林颂立刻将功劳归于上级和集体。陈书记点点头,似乎很满意她的态度,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是啊,能把各方关系理顺,把意图传达清楚,把事情落实到位,这就是本事。搞建设,不光要埋头苦干,也要会抬头看路,更要会协调沟通。”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颂脸上,带着一种审视:“最近'东风系列'量产攻关遇到点困难,听说了吧?”

“东风系列"量产攻关是六五厂近一年来的头等大事,是上级下达的重大军工配套任务。

技术难度极高,生产流程复杂,关系到厂子未来的发展和地位。攻关小组由刘兆彬亲自挂帅,集中了全厂最顶尖的技术力量和老师傅,但进展一直不尽如人意。

林颂谨慎地回答:“听到一些议论,具体技术上的事情不太懂,好像是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两个班组在协调上出了点问题。”“不只是点问题喽,”陈书记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了些,“王工和赵工,都是厂里的老师傅,技术上一等一的好手,可偏偏就是卯上了。现在连底下工人都受了影响,人心浮动,很影响进度啊。”他看向林颂,目光里带着一种看似无奈的期望:“我呢,想了想。你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看问题比较客观,处理事情也讲究方法。你不是技术出身,反而可能少了些技术人员的门户之见和固有思维。我想,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请你出面,去帮忙协调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先把生产理顺了再说。”

显然,这个任务是个烫手山芋。

成功了未必有多大功劳,一旦失败,或者处理不当,极易里外不是人。林颂一点儿也不想干。

她立刻委婉拒绝:“陈书记,您太高看我了。这是重大的技术攻关项目,牵扯的都是厂里的核心技术骨干,我一个外行,贸然插手,只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老师傅们觉得厂里不重视、瞎指挥,激化矛盾。我觉得,技术问题最终还是得依靠刘厂长和技术出身的领导们,从技术层面找到根本解决方案才行。”

她充分强调客观困难,句句在理,表明不是自己不愿意,而是实在能力不足、身份不合适,硬凑上去反而坏事。

陈书记听完,语气更加明确,几乎不容置疑:“不要有负担,就当是代表厂里,去了解了解一线的情况,收集一下反映。”话说到这个份上,几乎等于直接下达指令了。林颂面上只能露出服从组织安排的诚恳表情:“既然书记您这么信任,那我一定尽力去了解情况,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向领导和刘厂长汇报。”陈书记脸上这才重新露出一点笑意:“好,有这个态度就好。放心去做,有什么困难直接向我或者刘厂长汇报。”

“谢谢书记信任。"林颂起身。

消息很快传开,果然引来一片质疑。

“让工会的林干事去解决王工和赵工的矛盾?这不是开玩笑吗?”“技术问题最终还是得技术解决!她一个外行,能干什么?”“估计就是去听听抱怨,回来写个报告,走个过场罢了。”两个当事人班组更是没把林颂当回事。

精密加工班组的王工,听说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陈书记这是啥意思?觉得咱们是闹着玩?”

热处理班组的赵胜利赵工,也对徒弟摇头:“方案对不对,数据说话。别的,说了也没用。”

总之,林颂的到来,在他们看来,更像是厂里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无足轻重。

林颂没有贸然行动。

她先找人了解了一下情况。

周工正在画图纸,见到林颂有些意外。

林颂态度谦逊:“周工,打扰您了。厂里让我参与′东风项目'的协调保障工作,我年轻不懂技术,心里没底,想来向您这样的老前辈请教学习,听听您过去处理类似难题的经验,免得走弯路。”

周工打量了她一下,大概也听说了她这个临时协调员的事,示意她坐:“林干事客气了,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林颂顺势坐下,拿出准备好的几个问题。

周工话匣子慢慢打开,绘声绘色地讲起当年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平衡不同的技术意见,最终找到最优方案。

林颂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

适时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周工越讲越深入。气氛融洽之时,林颂看似无意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