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别人,躲在柜子里。"许野望戳破了衣柜内的朦朦氛围,将事实阐述地略怪。
客观描摹与男友躲进衣柜的行为,委婉组织完措辞,宋镜歌喃喃细语:“现在这样偷偷地躲着,我们真的很像是在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视觉昏黑的情况下,剩余感官的知觉会默认变得敏感。譬如此刻,原先混了频率的呼吸音于狭隅中扩大,缠绵着归理还乱的,调风弄月的情愫,宋镜歌觉得她的耳畔一热。支着柜板的指骨往下凹陷,许野望的身上笼了甘冽的皂香,再度缩减与宋镜歌的间距,他挂着宛若浪荡子般的笑。
“刺激吗?宝宝。”
历年结束多校联考的初春,北都大学附属中学将统一安排,举办学生们的春游踏青活动。
赏春的地点选择在了北都湿地公园,该公园是本市建设海绵城市,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地点。
北大附中租包了春游的校车,承担了本次素拓实践活动的大部分费用。兼顾在校生的生命财产利益,以及体验踏青的休闲娱乐,春游的时间段在早上至下午之间,杜绝了学生们在公园过夜的风险。临行出发之前,校方让学生签订了踏青的相关责任单。班主任王岳斌强调了春游的注意事项,他作为高三九班的带队老师,随着学校的车辆共同出发。
校车的座位按班级为整体,李茵怡紧挨着宋镜歌坐着:“待会到公园春游,老师会给自由活动的时间,你打算去公园的哪里?”“北都湿地公园的山景区。"宋镜歌说。
李茵怡说出了她的计划,评价到山景区的植被密度:“我准备去草地上晒太阳,春天的太阳最舒服了,山景区植被多,没太阳晒。”“我去山景区找寺庙求签。"宋镜歌讲清去山林里的目的,“再过半个月,我就得去参加校考了,希望能抽到一个上上签。”“你自己一个人去,还是许野望陪你去呐。“李茵怡好奇地问。昨天在北都青少年摩托机车训练基地,宋镜歌与许野望告别后,去少年宫做舞蹈兼职,她没和他聊踏青的自由时间:“我还没给他说去寺庙的事。”“最近考试的校排名提高了,陈哲清给我买的零食。"李茵怡从她鼓囊囊的背包里面拿了包小零食,放在了宋镜歌的手里,“他说我再保持住现在的名次,高考分数稳上北医大。”
“你上大学也可以和陈哲清在一块读了。"宋镜歌看着李茵怡赠的零食,字里行间皆是羡慕。
明说高考院校的不同去向,李茵怡谈起朋友的未来:“宋镜歌你大学去舞院,许野望在走保送名额的程序,如果你们大学还是男女朋友,肯定得异地恋了。”
虽然宋镜歌知道,许野望要走竞赛保送的渠道上大学,但不知道他会报哪所高校。
更不知道,在他的未来的规划里,是否有将她计划在内。并非不想问他将来的发展路径,而是她不敢问。宋镜歌只问了许野望,要不要陪她去公园的山景区,他应了下来。踏青的自在时间段内,他们从平地爬坡于树荫,北都湿地公园的道路的绿化带染上翠玉。
“小洛神,你还信烧香拜佛这一套。"许野望不喜供奉神佛。“精神寄托,我或多或少信一点。”
受到奶奶赵蕙兰潜移默化地熏陶,关于供奉神明这类信仰,宋镜歌始终抱有着尊敬的态度,她思虑了几瞬后道。
“我奶奶在房间摆放了神像,除了现在住的小区,县城的家里面也有,我认为,存在即合理。”
“我只信我自己。”
不习惯将物什的预想寄托于神灵,事态发展尽由本身发挥能动性,许野望表明自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他又觉得宋镜歌方才的那番话在理。“但我认同你说的,存在即合理。”
眺了眺远方春季的山色,宋镜歌开口问道:“许野望,你走学校保送的话,会选择去哪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