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兵卒,有的家境宽裕,舍得花钱;有的孑然一身,也不必顾虑家中开销。冰酥一入口,当天竞有十七人当场报名。赵禾满将那十七两银子装进一个闲置的钱袋,又叫来个熟识的清闲小兵,给了几个钱,请他跑一趟林子,把银子与名单一并交到唐宛手中。唐宛这日到林场,是为了再进山一趟,多弄些硝石出来。前日陆铮帮忙辛苦背回来的那一篓半石头,被她和唐睦两个连夜提炼,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之后冰酥的营生做起来,制冰的需求必然只增不减。光靠他们姐弟两个这么敲敲打打,效率实在太低,根本撑不住即将要面对的局面。于是,她一早便遣了贺山出门一趟,特地去城外请石夯帮忙。石夯的本事,唐宛早在林场营地开发时便看在眼里。此人脑子灵活,却又老实厚道,肯出力气,更擅张罗,是很可靠的人手。唐宛打算接下来要做的事,就交由他来统筹。
她让贺山捎了句话。今日要干的是十足的苦力活,请石夯帮忙找些青壮来,人数越多越好。
石夯果然不负所托,不过一个早上,便带回了十来名年轻壮汉。个个肩膀宽厚,臂膀结实,站在那里就像一堵堵墙,一看便知都是能干重活的好手。冰酥是时令生意,只盛夏这段最热的时候做得。等天气一凉,就得等到来年了。唐宛不得不与时间赛跑,必须在最短的时日里尽可能多地炼出硝石粉。
只是眼下的难处不小。硝石虽是不缺,但要一块块搬下山,实在耗费时力。就算运下来,放在哪里加工也是难事。总不可能继续在唐家院子里来。且不说地方太小,又没有趁手的工具,效率低得可怜。就说那么多的石头往城里运,也太惹眼了,但凡有心人起了疑,暗中窥探一二,制冰的秘密岂不是要拱手让人?制冰的方子不同于做吃食,说穿了好似很简单,实则门槛极高。只要她把保密的工夫做足,旁人绝难猜出其中端倪,更别说学得会了。所以这法子她绝不会轻易外传。
但若要把矿石搬到林场营地那边,也不可行。那里养着兔子和鸡。兔子天性胆小,好些母鸡还在抱窝,这碎石的熬动静太大了,非得把它们吓坏不可。思来想去,唐宛心里有了定计。
既然矿石不便搬运,搬出来也难以寻到妥善的地方进行加工,那便干脆在山里就地设一个小型矿场,把采挖、碎石、研磨、熬煮、过滤的工序全部都安在里面。
如此一来,不必再劳师动众往下搬石,只需把提炼出来的硝石晶体小心收存,再悄悄运出即可。
既省时省力,又能很好的避人耳目。
既然要建矿场,唐宛不打算在不必要的琐事上耽搁时间。眼下最紧要的是争分夺秒,先把最必要的设施立起来,之后有余力时,再谈完善。她将这两日亲手提炼硝石粉的流程在心里重新过了一遍,作为矿场建设的参考。
第一步是采挖。其实这个是最容易的,硝石矿多在山崖表层结成脆壳,山脚下常常就有自然脱落的碎块,前期采挖并不算难。只需准备些箩筐,便能直接运输。至于后期,准备些铁锹、铁镐、凿子之类便可。第二步是碎石。她原先用青石垫底,再拿斧头敲击,本就力气有限,工具也不趁手,往往累得气喘吁吁。之后再用杵臼去研磨,更是费时费力。如今人手充足,就该置办几柄大铁锤,先把大块石头敲成小块,再用碾盘碾压,或是使用踏碓,脚踩踏木棒,才能省力又高效。
第三步便是砌大灶。硝石提纯需要熬煮,小灶一次能煮的实在有限。这林子里人迹罕至,夜间恐有野兽蛇虫,并不安全,唐宛打算让众人日落前下山到材间营地休息。
因此房屋可暂时不建,反倒是大灶不能少。她打算就在山崖附近寻一处临溪的地方,直接砌起大灶台,架上铁锅,用大火熬煮,一次能炼出足量的溶液。第四步则是过滤。麻布、竹筛、木盆都需齐备。至于对众人的说辞,她也有所准备,就只说是为了采药。毕竞硝石确实能入药,旁人也挑不出什么破绽。
等她炼得足够纯净的硝石晶体,再带回家中小院慢慢研磨制冰,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妥善保密,效率也能大大提升。前后思虑周全,唐宛将所需采购的清单罗列出来,交代贺山去采办,自己则亲自领着众人进山,开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