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硝石(2 / 2)

,你早些回大营休息吧。”

这一回休沐过后,陆铮所在的甲申旗与丙午旗正好对调,甲申旗值白日六个时辰,丙午旗守夜六个时辰。

如此一来,他便有十日正常的作息。

可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十天里,白日里他都见不到唐宛。想到这里,陆铮忍不住低声道:“我送你回城吧。”早晨交接班的时间在城门开启之前,城内兵士若非家在城外,往往赶不上,晚上必须宿在大营。

唐宛不想让他来回奔波,便劝道:“前几日调作息还是有些辛苦的,你快回去睡吧。”

事实上,他昨晚还在值夜,今日又陪她进山,已经有十来个时辰没睡觉了。这也是今天唐宛不愿在山里多耽搁的缘由之一。陆铮退而求其次:“那我送你到城门口就好。”唐宛只得答应。

至城门处,陆铮果然信守承诺,没有再跟进城,只是看向她的那双眼睛却几乎能拉出丝来。

唐宛哭笑不得,对他挥了挥手,随着骡车回了城。“大叔,不去早食铺子,去我家。”

唐宛也是这位大叔的常客了,大叔一听也不必多问,直接赶车朝榆树巷的方向驶去。

马车自巷子西口驶入时,唐宛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正站在陈文彦家门口,不由微微一愣。

那妇人抬头望见她,却仿佛全然不识,眼神茫然掠过,神情非哭非笑,口中自顾自地嘀嘀咕咕,不知在念叨些什么。赶车的大叔叹息一声:“作孽呀。”

那妇人不是旁人,正是唐宛那位有缘无分的前准婆婆,苗桂枝。几个月前,唐宛的早食铺子尚未开张,还在城西集市摆摊。那时苗桂枝便动了歪心思,唆使刘三、赵翠夫妇意图碰瓷,想要毁了她的生意,谁知被贺山当场揭穿,一行人还闹进了衙门。

苗桂枝与刘三夫妇均挨了板子,虽然各自花了银子保命,依然落得一身伤痛。

苗桂枝先前从周家婚事中克扣的百两银子,不久便被皂隶们带着欠条上门讨尽。又因为她在这件事里把刘三夫妇得罪死了,那两人心有不甘,日日上门威胁,逼她交出约定的十两银,不然就将她的勾当宣扬出去。苗桂枝银钱用尽,却还是要一张脸,软磨硬泡让陈文彦又从周家支了十两银子出来,交给刘三。

她此举原是为了息事宁人,可刘三赵翠却据此认定,觉得陈家简直是个取之不尽的金银窝,越发不肯放过,不但白日里来上门喧闹,晚上也不忘翻墙入屋搜寻。

按说榆树巷都是军户,大家彼此照应,守望相助,不应受此烦恼。可那苗桂枝平日里将人得罪尽了,便是扯着嗓子高喊有贼,也没人伸出脑袋多看一眼。久而久之,那两人愈发大胆,竞公然变卖陈家器物。苗桂枝为儿子婚事添置的家具首饰,不到半月便被变卖一空。

她气急攻心,去军营寻儿,却连陈文彦的面都没见着。打听之下,方知他已上门做了周家赘婿,被那周百户和两个舅兄拘在大营里操练,不许他与母家再有往来。

苗桂枝气得当场病倒,之后虽救了回来,却已神志混乱,既不认人,也不收拾自己,终日徘徊在巷口,口中念叨着"不孝子,不孝子”。这些事,唐宛从其他街坊口中听说过几句,只是今日才第一次与苗桂枝正面碰上。

对方看她的眼神全无起伏,似是真不认得她了。唐宛心中并无波澜。自作孽不可活,更何况,她们一家人与自己早已再无瓜葛。

到了自家门口,唐宛便与那大叔合力,一起将那两筐石头抬进院里,又把两背篓覆盆子也一并搬了进去。

原先采买的各式做吃食的器具都搬去了铺子那边,此刻家中的院子倒显得颇为宽敞。

她四下寻了寻,搬出从前压豆腐的那块大青石,又找出一把斧头,和那副石杵臼。

先将院中扫出一片空地,放上大青石作垫,将硝石摆在上头,用斧背敲成细碎的小片,再将这些碎片移入捣臼之中,细细研磨。待磨成粉末后,唐宛将其收拢起来,加入清水,放在大锅里煮沸,期间不停用捣杵搅拌,使硝石尽可能溶解。

硝石易溶于水,而泥沙、石块等杂质多为不溶或难溶。她取来以前过滤豆渣的麻布,将煮沸后的溶液过滤,去除其中不溶的杂质,便得了一盆较为清澈的硝石水。

随后将这溶液倒入木盆静置冷却。

硝石溶解度随温度下降会慢慢减少,冷却之后,便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而部分可溶性杂质受温度影响较小,依旧留在溶液之中。如此,再将析出的硝石晶体取出,再度研磨、溶解、过滤、冷却结晶,反复数次,所得硝石的纯度便会非常高。

唐宛忙活了一下午,才得出一小捧纯硝石来。这东西可以制冰,有了它,桑甚冰沙、覆盆子冰沙不就都有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