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说完了正事儿,唐宛便提醒弟弟吃手撕兔。这兔子多好吃不必赘言,姐弟俩一人半只撕着吃,都吃得辣乎乎的。唐宛给自己的这碗豆花是咸口的,淋了今日新炼的辣油,辣上加辣,格外过瘾;唐睦则吃加了红糖的,被手撕兔辣得受不住时,就喝一口甜甜的豆花,一口下去又解辣又解馋,吃得一脸满足。
次日清晨,姐弟俩忙完吃早食时,桌上比往常多了两个咸香扑鼻的茶叶蛋。唐睦一口咬下去,眼睛顿时亮了:“阿姊,鸡子这么煮,真是太好吃了!唐宛见他吃得欢快,便道:“好吃你就多吃几个。”唐睦却摇了摇头:“不,我吃一个就行,还是留着卖钱吧。阿姊,这个鸡子叫什么名儿?一个能卖多少钱?”
唐宛原本脱口想说茶叶蛋,可若叫这名字不就把做法暴露了吗,于是改口道:“就叫卤蛋吧,一文钱一个。味道这么好,我想应该挺多人愿意买。”“这么便宜?"唐睦有些惊讶。
“鸡子本就便宜,一文两个,一次买的多还能议价。卤过的算上香料调味,卖一文一个依然有一倍的赚头。虽说单个利不多,可做法简单,应该很好卖,薄利多销吧。而且这做法特别,又很好吃,咱们怀戎县就没见过别人卖这个,可以帮我们吸引客人。”
道理是这样没错,唐睦却在想:"可咱们家包子现在就不愁卖啊。”要那么多客人做什么?
“客人哪有嫌多的?"唐宛轻笑了声。
她这几日一边趁着采买、兜售,一直在集市上观察,已经定下了短期的小目标。
她打算在通往西城门的主干道旁盘个店面,开个正经的早食铺子。眼下在家做早食,院子小施展不开不说,包子做好了还得大老远运去集市,即便有了手推车,能带的量终究有限。更别说她会做的早食种类多得很,不换着点儿口味自己都腻,何况客人?若是有个铺子,再找几个帮手,做的品类多了,客人肯定更多,当然赚得也更多了。
不过,开铺子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方方面面都得做好准备。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她就没跟唐睦多说。这顿早饭,姐弟俩依然是取了四样馅儿的包子一样一个,两人分着吃了,主要是为了确认包子的口感,此外各吃了一个卤蛋,再尝了两块昨日卤好的豆于这批豆干做得不多,且最近鲜笋还能吃一阵子,就没往馅儿里加,这些豆干唐宛便决定都留下来,自家留着炒菜吃也不错。至于剩下的茶叶蛋,则没留着,连汤一起盛进一个小瓦罐,全带出门去。却不是为了卖,是打算送出去。
总共不过十来个,卖不了几个钱,倒不如送给回头客尝个鲜,制造点熟客福利。
“这是卤蛋,是我家打算售卖的新早食,您吃着看看,若是觉得好,明日便可买了。”
既是送的,自然不会多,一客一个。虽不是故意的,却仿佛有些吊人胃口。“这鸡子的颜色怎么看着这么怪?可是闻起来很香,是怎么做的?”有客人边接边好奇。
唐宛自是笑而不语,只说:“您要不尝尝看?”只一个鸡蛋,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那客人也不纠结,直接剥开放入口中,只尝了一口,神情就变了:“哎哟,这鸡子太香了!入味得很!怎么卖的?"“一文钱一个。”
客人的反应跟唐睦一样惊讶,但更多是惊喜。“这么便宜?”
唐宛依旧笑着:“再怎么好吃也是鸡子嘛,换了种新鲜做法而已。您要是喜欢,明儿再来,多买几个。”
可那人哪等得了明天,当场说:“别明儿了,剩下的全给我吧!我全买了,两文一个也成。”
这边刚说完,旁边就有人不乐意了:“不行不行,不是说好了送熟客的吗?娘子,我昨日就在你这买了十几个包子,你还记得吧?是不是也该给我一个这个,卤蛋?”
唐宛看了他一眼,果然眼熟,确实是昨天的大客户,便笑着点头:“当然记得。”
说着拿起木勺,从锅里舀出一个卤蛋递过去。那人从篮子里拿出陶碗接着,却没当场吃:“我回去跟孩子分着吃。”先前抢着要买的那位客人就不高兴了,正要再说什么,唐宛连忙安抚:“您喜欢吃是我的荣幸,可这些说好了要送给关照过我的客人,不好食言。这样吧,明儿我多做点,单独给您多送两个,如何?”那客人见她说得恳切,只好作罢,嘴里却念叨着:“那你可得记着,别让我白等。”
说着仿佛不太放心似的,叮嘱道:“我预定十个,不,二十个吧!我家中人多,少了不够分的,你给我留着。”
话里话外的意思像是担心抢不到似的,惹得旁边没吃着卤蛋的客人都勾起了好奇心。
唐宛自然满口答应:“成,我给您记下了,您放心。”看这样子,茶叶干的制作能再缓几日,茶叶蛋却得赶紧多卤些才行。好在做这个并不麻烦,只要提前一晚煮好、泡上一夜,第二天出摊就能直接带出去,不耽误早上做包子的时间,正合她的心意。只是这样一来,又得去采买鸡蛋了。
好在今儿是十五,正逢大集,想来并不难买。这个早上的情况很是符合唐宛的期待,怀戎县独一份的卤蛋,果然给唐宛带来了不小的人气。
冲着这个赠品,豪爽的客人一下子变多起来。尤其为家人或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