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才十五岁(1 / 3)

等到了家,姐弟俩洗了手,就开始忙活起来。

唐睦原想着自己多做些,等挽好了袖子,却见他阿姊那边已经和上面了。

北境习惯吃面食,家家户户都有和面的陶盆。唐宛将陶盆洗干净用棉布擦干了,把新买的玉米面、玉米碴子和麦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倒进去,撒了点盐,用筷子拌匀了。

见唐睦过来,她很自然地嘱咐:“先烧点水。”

唐睦于是乖乖地去灶下生火。

唐宛当然更习惯现代化的厨房灶台,不过对于这种土灶的用法并不陌生。倒不是原本的经验,而是因为她在华夏的职业是一名主播,在流量内卷的时代,为了爆火什么赛道都闯过,起初拍摄古代平民日常,后来研究美食,还做过穿越相关的选题,有段时间她专门在农村租了个小院,用过一阵子土灶。

唐宛舀了点水,将铁锅快速地清洗了一遍,烧了小半锅热水。

烙玉米饼不用发酵,少量多次的加入热水烫面,一点点和成面团。

唐睦在灶下看着,不免有些意外。

他觉得今天阿姊做事格外有章法,她速度并不很快,却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面烫好了,似乎只是很随意地按一按,揉一揉,一个光滑的面团就在盆中成型。

随即面团被转移到案板上,唐宛熟练地搓成条,快速地揪出一个个大小适中的面剂子,整齐地排列出来。

锅里留了一点水,唐宛拿了竹篦子搁在上头,将面剂子搓圆后以掌心压扁,做成巴掌大小的饼胚,沿着锅边一圈一圈贴上去。

小火慢烙,饼子随着时间沁出香味,饼身微微膨胀,唐宛又给这些饼翻了个面儿,翻出来的这半边被烙出了一层漂亮的焦黄脆壳。

等到两面都烙出了金黄色,饼子也熟了,院内飘出一股烙饼特有的甜香,散发着浓郁的玉米香气。

唐睦原在灶下坐着,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锅边,愣愣地看着这些饼子的变化。

唐宛不怕烫似的,快速地把这些烙好的饼全都拿出来,扔进了旁边的竹匾里晾凉。

“要不要尝尝?”她拿了一个饼,撕成两半,递出一半给唐睦。

唐睦接了过来,忍不住闻了一下:“好香!”

刚撕开的饼子热气腾腾,有点儿烫手,但唐睦舍不得丢开,试探着咬了一口。

外面的壳子焦脆焦脆的,里面却蓬松暄软,吃起来香香甜甜,特别好吃!

“阿姊,你今天怎么做得这么好?”唐睦在姐姐面前,心里不存事儿,想到什么说什么。

唐宛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似乎不通厨艺。

别看她在那些爆火的视频中复刻各种经典美食一副国宝级大师的样子,其实真正学会做饭,还是得以于现代的各种科普渠道。

失去了祖父,离开了弟弟,孤身一人去往陌生的异世界,才是她真正成长的开始。

那些事却无法跟睦哥儿诉说,她避重就轻地笑笑:“熟能生巧吧,毕竟以前做得也不少。”

以前阿姊确实也做过不少次饼,可看着却没有今天的游刃有余,要不手忙脚乱,要不饼胚大大小小做得乱七八糟。

不过这会儿唐睦已经被玉米饼的香甜吸引了大半注意力,闻言也没有多想,只点了点头,说:“太好吃了,原来碴子饼这么好吃!”

“这可不是碴子饼,毕竟才放了那么点儿碴子。”

唐睦想想也是,以前家里习惯了俭省,哪里舍得放这么多精面?碴子饼本来就不好做,加了精面变简单一点了吧?

这么一想又想起陈家,哼了声:“阿姊,一想到以后再也不用为了陈家人省吃俭用,我竟然觉得很痛快!”

唐宛笑着应道:“这么说,他们选择退亲,还是做了一桩好事呢。”

唐睦却笑不出来,犯愁道:“那阿姊的婚事怎么办?”

北境军户多,文人少,比起别处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女子改嫁也是常有的事儿,但再怎么说,被退了婚,名声总不大好听,再议亲时总要吃些暗亏。

唐宛却不担心这个:“我才十五岁,急什么?”

唐睦却道:“怎能不急?等再过两年,就得官府来配婚,那时要你嫁谁就嫁谁,没得选了。”

唐宛愣住了。

这才想起,还真有这回事。

大雍朝是历经了十多年的战乱才安稳下来建立的新朝。长久的战事令人口锐减,为了提升生育率,国家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婚姻法令。

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唐宛虽没有父母,但倘若到了十七还不成婚,就会被官府强制婚配。

两世母胎单身的唐宛:……

可能是被华夏的文化影响到,她其实也有些怀疑,十五六岁的年纪,身心真的成熟了吗?能够担负起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责任了吗?

不过毕竟根子上还是古人,对这件事倒也没那么排斥。

上辈子没有谈婚论嫁纯粹是因为太忙了,而且也没有合适的对象。她是个有秘密的主播,为了在异世站稳脚跟已经用尽了全部的精力。

既然如此,看来要把这事儿提上日程了。

可毕竟还有两年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