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在大宋破碎虚空> 粉墨登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粉墨登场(2 / 2)

还是随处可见的麻雀,在黑暗的石室中听声辨位,发射银针,连续七天,吃腻了烤雀,换成嗡嗡的昆虫,目标更小,动静更轻微。每次练完,地上稀里哗啦都是针头,拿笤帚扫一遍收集起来,每个月让孙姨送下山,找铁匠重铸。

据说山下又有粮食卖了,前些日子的雨帮了大忙,只是今年肯定还是歉收,最好早早囤粮,免得冬天又闹饥荒。

钟灵秀怕饿肚子,趁着天气好,就在林间下陷阱捕猎,采蘑菇和栗子。同时,开始学《五毒神掌》,这套掌法威力不强,但有特殊的手法,能在掌上这毒,也是后来李莫愁横行江湖的倚仗所在。不过,掌门知道钟灵秀天赋极好,无须施毒,并不教她制毒的法子,只教她怎么解毒运毒,平日练习就用石灰,便宜量大管饱。不知不觉,秋天已然过去,冬天到了。

古墓位于地下,冬暖夏凉,积雪覆盖更是保暖,钟灵秀的玉女功小有所成,依然穿单衣。

外头的老百姓就没这么好命了。

冬日的清晨,孙姨出门汲水,在树下遇见一个被冻得脸色青白的小姑娘,一时不忍,带回古墓照料。待她醒后询问,方知是山下的村民,因为家中母亲冈生了弟弟,没有奶水,老人心一狠,想把她卖了换头羊。她半路跑出来,一头扎进山里,却因为衣衫单薄差点冻死,幸好孙姨及时发现。

孙姨怜惜她的遭遇,向掌门求情:“她一个小孩儿,这么冷的天如何过活?容她休养两日。”

掌门答应了。

小姑娘十分聪明且会看人脸色,对掌门恭敬有加,对孙姨嘴甜讨好,没几日就哄得掌门开口,将她收入门墙,名为李莫愁。终南山的麻雀又遭了殃,被雪上的一把米吸引,稀里糊涂就被竹篓盖住,带回古墓扑腾。

李莫愁没有武功基础,三只麻雀都练了近一个月。好在掌门自己资质不佳,当年也让林朝英操过不少心,推己及人,并不责备,只是比起对钟灵秀的和颜悦色,总是严厉两分,督促她练功。李莫愁今年才十岁,还是小孩儿心性,同为师姊妹,师父偏心自然不是滋味,可也不曾滋生出嫉恨,只是不大乐意和她说话,没日没夜在石室中练功,想让师父高看自己一眼。

但这时候,钟灵秀已然学会全真教的一气化三清,这套剑法一剑三变,总共十八招,比全真剑法更上乘,也更难练。她的玉女功初见成效,能够和掌门一起练《玉女心经》了。没有任何门槛。

在恒山和师姐妹一起洗澡后,她就大彻大悟,勘破肉身羞耻,能够坦然一起搓澡。

《玉女心经》分为九段,单为阴,双为阳,阴阳迭换,九九归一。钟灵秀练过九阳,读过九阴,还有张三丰这样的宗师面传道法,眼光已十分不俗,看得出这门功法的妙处,好就好在阴阳调和,阴五阳四,完美符合女性的身体属性。

难怪小龙女、李莫愁三四十岁依旧年轻,不是天生丽质,是心法适配,吻合人体规律,气血养到极致之故。

这绝对是一门上乘功夫,但缺陷也有。

不够强。

与九阳比,心经的内力不够浩瀚浑厚,与九阴比,招式不够百变奇诡,皆逊色一筹,但九阴九阳都是孤家寡人,不是禅宗就是道教,双剑合璧的协作之道就要差一点。

至于学习的难度,不算低。

钟灵秀习惯独来独往,闷头练功,头回要和人一起练,难免小心翼翼。她小心,掌门也爱惜晚辈,怕她功力尚弱,怕一个意外害了孩子,更加谨慎仔细。

一个冬天过去,钟灵秀才练到第三层,掌门才到第四层。冰雪化冻,草木生发,春天到了。

初春的某个早晨,春寒料峭,全真教的道士听见动静,在重阳宫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

露水打湿襁褓,女婴冻得脸孔青白,小猫似的哭叫。重阳宫上上下下都是出家人,没有一个会养孩子,且还是个女婴,顿时束手无策。掌门听见动静,出去瞧了瞧状况,想着多一个孩子不多,便开口收留了她。

“这襁褓是绸缎。"回到古墓,掌门摩挲着女婴襁褓中的龙纹佩,轻轻一叹,“这玉佩也非俗物,不知为何遗弃至此。”钟灵秀帮孙姨生炉子煮粥,煮点米汤喂孩子:“也许是逃难,也许是私生,总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她好奇地打量着襁褓中的女婴,真像童话中说的,皮肤比雪还白,头发比鸦羽更黑,玉雪可爱,“师父,给她取个名字吧。”想知道小龙女到底叫什么。

掌门苦思冥想,可她自个儿的名字都是小姐取的,实在不擅长,只能道:“这块玉佩兴许就是她的名字,就叫小龙女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