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速通
上午练玉女功,下午习拳脚。
古墓派除了天罗地网势,还有美女拳法和五毒神掌,以及独门的轻功身法,都属于基础武学。
钟灵秀先学轻功,有梯云纵的基础,很快掌握古墓轻功的要义,胜在一个“柔”一个“快”动作要柔和,配合天罗地网,能够轻飘飘掠到麻雀跟前,不伤片羽,又要快,注重鬼魅般的速度。
和武当轻功比,古墓身法要尽可能"收",这样才能徐如风,梯云纵则更强调爆发,这才能一口气跃上高墙,可在柔的基础上增加速度,难度就有点高了,内力运作须恰到好处,多一分就重,轻一分则慢。具体的力度各人不同,按照自己的身高体重不断尝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她沉迷钻研,晃眼就是一下午。
吃晚膳。
还是面条,搭配一条小小的蒸鱼,没滋没味,凑合吃。洗漱。
古墓靠近水源,日常取用的就是地下水,异常清冽,洗脸也就罢了,刷牙老觉得齿冷,满嘴的寒气。
睡觉。
因为表现良好,今天没有床睡,掌门收走了她的草席被褥,让她睡麻绳,还道:“你才练内功,容你睡一个月的绳,下个月开始就要睡寒玉床了。”睡麻绳也好玩,钟灵秀满口答应,翻身躺到绳索上。她在昆仑山老这么睡,轻车驾熟地将身体“黏"在麻绳上,翻身,换姿势,枕手,一晚上都不安生,也一点都没有摔落的迹象。一夜好眠。
第二日,掌门考教她昨日所学。
这回不再是抓回八十一只麻雀这么简单,而是要以双臂围困住所有麻雀,不叫它们飞出怀抱。
麻雀有翅膀会飞,八十一只就是八十一招,顷刻间全部接下,且一只不能伤不能漏,难度可不低。
钟灵秀没有练过这招,思考良久,认为天罗地网势能将它们围困,靠的是两个窍门,一个是足够快,一个是变化多,手臂、手腕、手掌、手指,每一处者都要用到极致,攻时奇招频出,守势滴水不漏。简而言之,一个是快,一个是变。
她放出麻雀,先上手尝试,果然不出所料,肩关节到手指尖,处处有用,且必须同时运用施展,挡、拦、弹、截、穿、回,多管齐下,才能应付得了闷头乱飞的麻雀。
一刻钟后。
她虚揽着怀中的六十几只麻雀,看着逃跑的十几只叹气。还是差点儿,得再练。
这回就换一个方法。
她松开怀抱,任由它们四处飞走,然后一只只纳回怀中。一只、两只……十只、二十只、三十只……她不断适应增加的数量,觉得有点吃力就停下来,调整一二,然后继续捉它们回来。她逐渐觉得吃力,昏暗的环境下,眼睛看得越久越花,麻雀拢在身前,羽毛乱飞,叽叽喳喳乱撞,遮蔽大部分视线,还影响听力,到后面捉回一只就走丢两只,得不偿失。
还以为穿过两个世界,已经是一流高手了呢,果然还有得学。钟灵秀这么想着,踏踏实实地和麻雀们交流了一上午。吃午饭,下午练内功,晚饭没吃,一直练到入夜才睡去。第三天。
钟灵秀先吃早点,小葱拌面条,然后进石室放出被困三天的麻雀,孙姨每天晚上都会给它们喂食水,胆子大的还活蹦乱跳,胆子小的也没饿死,只是有些菱靡。
她一只只挑选,强壮的留下,萎靡的干脆利落地杀死,拎去给孙姨:“今天吃烤雀儿好不好?”
孙姨笑了:“馋肉了是不是?好,姨给你做,不过少的你得自己去林子里抓,八十一只不许少。”
“好。”
钟灵秀带上网兜,去外头的林子抓麻雀。
外头虽然乱,吃土的流民不在少数,可终南山有全真教在,鲜少有人敢流窜至此,林中的麻雀侥幸留下性命,被她一只只逮走,关进石室坐牢。新抓来的麻雀应激,扑腾得比之前的激烈,连带着其他麻雀也紧张起来,在室内呼呼乱飞。
钟灵秀灭掉烛火,不再靠眼睛寻找,而是循声辨位,一只只捉住塞进布袋。麻雀可不懂什么屏气之法,没一会儿就被悉数逮尽,而这时候,她也已经熟悉黑暗,只在角落点一盏昏黄的油灯,然后远远走开,在斜对角打开布袋,放开里面的麻雀。
它们争先恐后地往外飞,却无一不被她的双臂搂住。左为经,又为纬,双臂交缠变化,织就出一张无形的罗网,轻而易举地兜住了乱飞的麻雀。
最后一只麻雀飞出袋子,“噗通”撞入怀中,亦不曾脱出而去。八十一只,一只不少。
果然,天罗地网势固然以奇制胜,但也要内劲的辅助,每招每式裹挟的劲风推拉拿擒,方可滴水不漏。
“很好。“掌门无比欣慰,“才三天,你就完全掌握了这门掌法。明天起,我就教你美女拳法。”
钟灵秀怀抱着不停啄她的麻雀,掌法一推,将它们悉数扫入布袋:“是。”她的拳脚一直略弱,恒山派的天长掌法只有内力高深了才能打出点威力,这会儿能在古墓派补足,再好不过。
下午练功,晚上吃烤雀子,练功。
拜入古墓派的第五日,学习美女拳法。
这是古墓派最有趣的一套功法,招式皆以古往今来的女子为名,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