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避难(1 / 2)

第53章避难

张无忌年仅十二,还是个小朋友,却要承受江湖诸多成年人的谋划算计,着实谈不上公道。他即便不是武当弟子,钟灵秀若有能力,也要插手帮一帮。“那日无忌受伤,不少人亲眼见闻,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对外声称他伤重不治,已经去世了,也好让这孩子清清静静长大。“她建议,“他既然对医术感兴趣,我就带他去找大夫,一边练功疗伤,一边学点本事。”张三丰本就怜惜张无忌父母双亡,想着这两年络绎不绝的打探,不免心动:“无忌,你可愿意?”

无忌道:“太师父,孩儿听您吩咐。”

张三丰心道,假使无忌一日以翠山之子的身份生活,必然免不了被惦记,这回身中玄冥神掌,险些丧命,下回若是更难对付的奇毒奇伤,又当奈何?大丈夫固然顶天立地,可他一个孩儿何苦受罪,隐姓埋名藏起来过些安稳日子有何不可。

故而颔首:“也是个办法,不能让孩子一直提心吊胆过活。”“那我就与诸师兄商量一个口径。"钟灵秀拍拍张无忌的肩膀,“你同太师父说会儿话,明日到我那边去,我为你疗伤。”无忌十分感激:“多谢师姑救命之恩。”

“自家人不必客套。”

钟灵秀内力深厚,连续赶路三月也不累,决定一口气解决麻烦,又跑回去找宋远桥等人商议,他们都支持张无忌暂避锋芒,省得再遭祸事。办妥已近黄昏,钟灵秀终于得闲,回到屋中沐浴更衣,略作休息。武当的床是硬板床,一样难睡,胜在被褥干净,帐幔整洁,没有虱子污垢,能够放心地散开发髻,摊平四肢,安稳地睡上一夜。日出时分,身体跟随天地一道苏醒。

洗脸刷牙喝茶,翻出压箱底的棉布裁剪,绣花针略有些锈,研磨穿线。是的,回家第一件事,缝新衣裳。

道袍门派有的是,挑件差不多尺寸的即可,但整个武当山只有她一个女孩儿,内衣内裤要自己缝,月事带也要自己亲手做。钟灵秀在昆仑山当野人,衣服鞋袜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手艺不曾生疏,很快缝制好贴身衣物,下水洗一遍,晾到屋后晒干。案头蒙着一方青布,她一时记不起放了什么,揭开一瞧顿时失笑。这竟是当初杨逍送来的古琴。

想来宋远桥他们既觉不妥,不该与魔教之人牵连,又不好处置她的私人物件,只能任之蒙尘。

琴是好琴呢。

钟灵秀拂去尘埃,调试琴弦,坐在窗前奏了曲《清心普善咒》。平和的乐声回荡在香烟袅袅的道家宫殿,平添几分出尘气。可惜,武当是江湖名门,并不能真正超脱世俗,张无忌已回归中土,今后的喧嚣怕不会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曲收香烬。

钟灵秀蒙好盖布,出门用早膳。

三鲜包子,清粥酱菜,卤过的豆腐干,清淡中带着熟悉的口味,人间烟火的味道。

肠胃温顺地匍匐,传出满意的信号。

饱食一顿后,如同从前一样与诸位师兄们较量,她气完神足,剑法精妙,除非张三丰亲自出马,否则无甚可说,枯燥地全胜。无忌被病痛困扰两年,昨夜才得安枕,睡到日上三竿才慌忙起身。钟灵秀热身完毕,刚好为他运功疗伤,驱散寒毒。“我们过两日就要下山去了。“她关照道,“你自个儿收拾一下行李,吃穿用都带妥。”

张无忌在武当住了两年,早已将此处当做家,心中着实不舍,可想到自己留在山上只会为亲长增添困扰,还是强忍情绪应下,回去收拾行李。他拿着母亲留下的木钗,又留下父亲的铁笔,还有义父做的玩具,一件件妥帖收起。今后他孤身在外,有这些信物陪伴身边,就好似他们仍在身边。两日转瞬即过。

钟灵秀背着收好的包袱,骑走了武当的两头驴子。正值春夏,湖北一代风景甚是美丽,张无忌离家时还有两三愁绪,渐渐的沉浸于美景之中,忘却了苦痛。

两人先骑驴,后又坐船,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往安徽去。钟灵秀每天教他一段《九阳真经》,让他慢慢练,这孩子也确实有点天赋,只讲一遍就牢记于心,复述分毫不差。身体慢慢健壮起来,每顿饭至少吃三个馒头。

幸亏武当还有点家底,比恒山宽裕,不缺旅途花销,她尽量让孩子吃饱喝足,睡足四个时辰。

而张无忌在金书的男主中是出了名的耳根子软,感情拖泥带水,谁都不想辜负,但作为晚辈来说,他吃苦耐劳,知道主动割草喂驴,打水捡柴,跑腿的活儿争着做,吩咐他做什么事都能好好完成,半点不偷懒,是个好孩子。反正比臭烘烘的藏羚羊靠谱。

她对这个小孩儿多出几分责任感,没事也会和他聊聊天。“无忌,你想爹妈么?”

“想,每天都想。”

“你妈妈葬在哪里?”

“在武当,妈妈说要和爹爹死在一起。”

钟灵秀点头道:“我们好好练功,学一身好医术,等病好了就回去告诉他们,你好好长大了。”

张无忌鼻端蓦地一酸,眼眶涌出热泪。

他慌忙低头擦去,轻轻“嗯"了声。

“还有你义父的事,他在中原杀了很多人,很多无辜的人,你知道吧?”张无忌忙道:“义父知道错了,他一直很后悔,也不是故意杀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