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在大宋破碎虚空> 练功日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练功日常(1 / 2)

第42章练功日常

武当山位于湖北,风景秀丽,搁在后世也是风景名胜区。每日清晨,霞光自山头轻盈跃出,冲破万道雾气,鸟语虫鸣不绝于耳,天地辽阔,望之肺腑一清。待月落山头,夜幕繁星点点,伸手可触月宫,伴随着门下弟子诵念《清静经》的声音,不似凡尘地。

钟灵秀生活在紫霄宫,作息十分规律。

天不亮就起床,叠好被褥,刷牙洗脸,后以紫霄宫为起-点,在峭壁间攀爬纵跃,练习武当轻功梯云纵,赶在日出前到谷底的泉眼取一壶泉水,带回来泡茶喝一杯清茶,一个蒲团,日出之际练功。

当年,斗酒僧看了王重阳的《九阴真经》,认为其太过阴柔,自创出一门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神功,就是《九阳真经》,后来传到张三丰手中,发扬其阴阳辩证的特点,诞生了流传后世的太极。

钟灵秀来得早,太极尚未圆满,仍有许多九阳的特质,姑且称之为太极九阳。

创功伊始,条件简陋,须略微借助外力:其他弟子要在日出练至午时,取天地阳气滋长之气,她则要在日出和傍晚行气,感受日月交替,阴阳转化的神部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体验,若非她曾达到过内观的境界,怕也察觉不了其细微的变化。

清茶从热转凉,她拿起杯盏抿口,窗外日在中天,一个上午倏忽过去。午时吃饭。

紫霄宫的伙食分两种,普通道士们吃大锅饭,每天三盆不同种类的素菜,比如豆皮炒面筋,青菜炒蘑菇,丝瓜汤,主食分馒头和米饭,任选其一。张三丰和亲传弟子们吃得精细些,几道小炒菜,也有荤肉,武当七侠都是俗家弟子,并不忌囗。

如今添了钟灵秀,完全不把自己当出家人,天天吃肉,师兄们也友爱,她和莫声谷年纪最小,两只鸡腿一人一只,鸡翅膀归殷梨亭。论营养,那是比恒山丰富,但口味嘛…嗯…三流学校食堂。不如少林,不如少林!

饭后,读《道德经》《庄子》《老子》,看不懂可以随时找宋大、俞二、三、张四讨教,算是文化修养课。

有时候练字累了,钟灵秀也会坐在檐下吹会儿笛子。没有琴,武当一个道家圣地,居然不曾设有道乐,斋醮科仪也无从谈起,非常武侠。

待日头没那么烈了,到后山练习剑法。

太极剑还要十年,如今她学的是七十二路的绕指柔剑。剑势连绵,密不透风。

借力打力,以柔克刚。

回转灵巧,出其不意。

是一门好剑法,但不如独孤九剑,没办法,五岳归来不看山,剑也一样。她花了三月将绕指柔剑吃透,继续练习独孤九剑。风清扬说,全然领悟需要二十年并不夸张,且这不是闭门造车就能融会贯通,须多与各家交手,切身体验刀、剑、掌、暗器、拳脚的招式路数。换言之,要真正掌握公式,不能只看理论推导,得上题海战术。正好,张三丰因材施教,武当弟子的拿手本事都不一样。她一个个切磋过去。

老七莫声谷,学的是外家功夫和武当剑法,比她只大三四岁,经验和内力都平常,她都不曾使独孤九剑,绕指柔剑就将其打败,摇头叹气地回去加练了。老六殷梨亭,擅长使神门十三剑,但她最熟悉的就是剑法,先以绕指柔剑迎敌片刻,看穿破绽后一招破剑式击落他的长剑,顺利送他回去钻研。老五张翠山不在,可惜不能领教铁画银钩这门武器,只能对战老四张松溪。历史上的张松溪擅长内家拳,这里的也不例外,武当长拳已小有功力。钟灵秀的拳脚约等于无,赤手空拳打不过他,一连耗了三月,隔三差五打一场,终于提升对破掌式的领悟。假如现在两个金刚门的人在此,她有把握反胎一招。

一招是因为内力不足,破其招而不能伤敌,仅能自保,谈不上本事。老三俞岱岩,他伤势已愈七八,擅长震山掌、绵掌和玄虚刀法。掌法与拳法都归在破掌式,可细究起来多有不同,钟灵秀曾学过天长掌法,懵懵懂懂,多次请教个中关窍。俞岱岩为她所救,从不藏私,每次被问起者都会细细讲明,甚至一招一式演示给她看。

他的玄虚刀法也颇有功力,然而,来倚天之前,钟灵秀刚观摩过红袖神尼的一刀。

太惊艳,太灼人,衬得玄虚刀法黯然失色,平庸寻常。如此过去一年,第二年,她才尝试与俞莲舟、宋远桥交手。俞莲舟武功最高,改良虎爪手,创出绝户虎爪手,专冲腰子下手,阴狠毒辣,不肯轻易动用。

钟灵秀不以为然:“再邪门的功夫,用对地方就不算什么,这门功夫对付淫贼还算手下留情了。”

她年仅十五,武功已不弱张松溪,俞莲舟瞧在眼里,怕她年少轻狂,误入歧途,摇头道:"断子绝孙终非善举,你以后也须谨记,不可滥用这般狠辣的招式。”

“只有男人才觉得断子绝孙是坏事。”

武当七侠的人品没得说,侠义正直,身为同门三生有幸,可男女有别,相处起来终究不如恒山如鱼得水,她道:“有些地方女人不断生产,一个接一个,生到肠子都流出来。妓院里的女人怀了身孕,用棍子打肚子,直腹中的孩儿化为血水。运气好,她还能活着,然后重复这段命运,运气不好就死了。”俞莲舟正人君子,哪里知道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