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的强军小卖部[年代]> 初见503食品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见503食品厂(1 / 2)

第69章初见503食品厂

丰田霸道疾驰在贺兰山腹地的大道上,那些带着上个世纪特色的毛熊式厂房建筑,在车窗外不断倒退,它们沉默地伫立在大道两侧,墙壁上残留着褪色的标语。

冯长缨看着这些老建筑,不免感慨,指着远处一个井架,说:“那是贺兰山1号煤矿,想当年,这里可是整个贺兰山地区,最热闹、待遇最好的地方。那时候,谁家要是能有个在矿上上班的,说媒的,能把门槛踏平了。”王展鹏闻言,接话道:“姑,你说得太对了,我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矿上的子弟,吃的、玩的,都比我们好。小学组织去沙海玩,我们只敢买1毛钱的老冰棍,人家眼不带眨,直接买7毛钱的大冰砖。”他的话勾起冯长缨更多回忆,但只换来一声叹息。“可惜啊,资源有限,煤挖干净,资源枯竭,矿也就废了,人走光了。三线也跟着大调整,很多腹地工厂都陆续搬走了。现在一看,跟废墟差不多。”冯小晴静静听着两人聊贺兰山腹地工厂的辉煌和落寞,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青春的记忆,最终被时代的浪潮卷走,不见踪影。说话间,车子经过一个挂着“503厂"牌子的大门口,被冯长缨叫停。“到了,就是这里。”

厂子门脸比较老式,上世纪60年代的模样,敞亮大气,两扇镂空大铁门隔绝内外。

这里比刚才路过的废弃工厂多了一点人气,大概是路面打扫得比较干净的缘故吧。

“老周一一”,冯长缨摇下车窗,喊了一声。“来了,来了。”

门卫室有人应声。

军绿色落漆小门一推,门卫室里面出来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人,他头花斑白,看上去跟冯长缨年纪差不多。

“这是周长勇周厂长,老周,这是我侄女冯小晴。”冯长缨简单做了介绍,两边互相打了个招呼。周长勇拉开铁门,把车子放进去,“欢迎欢迎,进来吧,按你说的,都拾掇干净了。”

他坐进副驾驶座,示意王展鹏顺着大路往里开。别看503厂不行了,但破船还有三斤铁呢,全盛期也算是家大业大,板板正正的仓储和厂房一样不少,往里走到生产区厂房那边,车子也开了10分钟。到了厂房,拉开大门,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混合机器特有的机油味,扑面而来。

车间里,窗明几净。

贺兰山的夕阳,从玻璃窗外,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整个车间染上金黄绚烂感,可以想见,全盛期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们脸上该洋溢着怎样的主人翁自豪感机器老归老,但保养得好,东西虽然有年代感,但到处都擦拭得相当干净。冯长缨对冯小晴说:"昨天我跟老周谈好了事,就带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嫂子过来,跟老李一起,把里里外外都拾掇了一遍。设备恢复通电,试过了,全者都能用。”

周长勇笑着补充,“丫头,你姑的面子,我能不给吗?放心用,厂子虽然老了,但当年可是整个西北数一数二食品厂,给部队供应压缩饼干和罐头。这些家伙,都是毛熊款式,只要保养得好,结实耐用,还能再用100年。”“哈哈,你就吹吧,还能再用100年,你咋不说青岛的德国下水道。“冯长缨难得拆台,调侃一句。

周长勇立刻不乐意了,拍拍旁边和面机的机身,反驳她,“你别不信,这是老大哥当年援建,跟现在那些偷工减料的玩意能一样吗?只要按时保养,它就坏不了,皮实着呢!”

两个年纪加在一起超过百岁的老人拌着嘴,冯小晴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她一个人走在这片即将被重新唤醒的车间里,指尖触摸冰冷的钢铁,耳畔仿佛能听见它们沉沉的心跳。

听……

怦……

怦怦……

傍晚五点半,临近开饭时间,3营4个连队返回,营区重新热闹起来。9连队伍刚刚解散,三五成群,往连宿舍这边走。司务长老秦站在连宿舍的大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清单,扯着大嗓门,高声喊道:“9班李响,在不在?过来一下。”“到!"李响闻声,立刻小跑过来,“秦司,什么事啊?”老秦指了指脚边几个码放整齐的大纸箱,“你小子真行啊,冯总刚帮你们采购完物资,你怎么又单独搞了一批?这堆东西死沉死沉的,我和文书他们死拉活拽,帮你带过来,你说说,里面装的什么宝贝?”他一边说,一边不忘罗营务长传达下来的命令,低声问道:“对了,你付钱了没有?营长可是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让冯总垫钱。”李响一听这话,腰杆子挺得比地里的甘蔗还直,脸上笑容盛放,这是独属于VIP客户的优越感笑容,“报告秦司,钱,我早就付清了,全款。”两人嘀嘀咕咕,经过的战友们可都是竖起耳朵,脚步放缓的,听得清清楚楚。

“全款?那是多少钱?"老秦愣住。

李响眼巡八方,对着周围的战友毫不避讳,“1千块。”“你到底买了什么啊?"有战友在问。

李响尾巴翘得老高,骄傲溢于言表,“冯总为我特制的下饭菜,55罐。”“这就是你上次说的,在冯总那儿买的?”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靠,响哥牛逼!”

“原来是真事啊,没忽悠啊!有钱,任性!”“55罐?太多了吧。响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