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腊肉款项,展示诚意和实力。明天给9连送货,能回一波血,但全是普通生活物资,算来算去,盈利也就五六百块。
区区几百块,能干嘛?
拿去给李跃华,还不够塞牙缝的,只会拉低小冯总的格调。饶是冯总两世为人,此刻也有点坐蜡,资金紧绷,微操太极限了。这次好像真的玩脱了。
冯小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她翻过身,呈大字型躺在床上,脑子里飞速盘算着。
有点心烦,她抓起清单,上面列着随手记下的价格和摊位号,看看还没有能够压缩成本的地方。
当目光落到清单最下方,那笔已经支付出去的蔬菜定金630元上时,她那颗烦躁的心,又重新回到舒适区。
这630,看似泼出去的水,实际上是给菜农们一人一副黄金枷锁。她和菜农签的合同,非常不平等:定金三成,若是菜农因自身原因无法交货,定金不予退还,而若是冯小晴违约,菜农们无需返还定金,她仍按照合同支付全部尾款。
乍一看,她吃了天大的亏,把自己放在绝对弱势方。但东大的农村是乡土社会,这里与城市运行着截然不同的规则和体系。南方宗族,北方乡里,其核心是熟人社会,是依靠血缘和地缘,编织而成的纽带。
在乡土人情社会里,因为贪图几百块的定金而违约,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社会性死亡。她初来乍到,虽然有大姑作保,但实际上毫无根基,没有信用度。这份看似吃亏的合同,就是她展示实力,建立信用的第一步,也是把菜农们绑上她的战车第一步。
更别提,一个部队服务供应商的模糊身份,足以让人畏怀。敢违约吗?
不说别的,部队这个名头,就能搞死他们。菜农们不仅不敢违约,甚至因为名声,会把最好的菜优先留给她。这600多块定金,定的不是菜,而是人心和信誉。虽然前有巨额债务,但看到蔬菜收购定金,冯小晴的心稍微安定了一点。她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算完账目,冯小晴的脚总算找到了一点落地的感觉,这才有心情划开屏幕,看看微信啥的,没事的话,可以再发一条朋友圈。刚进入微信,下一秒,冯小晴就被屏幕那密密麻麻的消息通知,给淹没了。鲜红的99+提示,还有不断冒泡的聊天框,爆炸的朋友圈点赞,争先恐后乱跳。
如果手机设置成震动模式,恐怕床都得震塌了。粗略扫一眼,冯小晴发现一个有趣现象。
来问她下饭菜预定的,十有八九是男同学,从初中到大学,横跨好几届。有些人,她没备注姓名,名字已经记不清,就剩头像在哪里动来动去。他们发来的消息,冯小晴看到聊天框的最后一句话,基本上大同小异,诸如“小晴,听说你创业?”"下饭菜怎么卖啊?”“我支持你,付款码在哪里?"此类的话。
曾经的冯小晴可能不明白,以为都是同学情谊,现在的冯总只要扫一眼,就知道他们撅屁股,拉的什么屎。
冯小晴看着这些消息,不受控制地笑了。
她没有回复任何人,只是建了一个群,群名叫:冯总名下资产管理群。然后,她宛如一个老练的渔夫,开始收网。她把几十个第一时间发来消息的男同学,一个不落地,全部拉进群里。男同学们入群,出现了长达十几秒的诡异冷场。几十个男人,看着冷不丁多出来的一个群,和某些熟悉又陌生的头像,一个个地发懵。
“???〃
“什么情况?”
“我靠,老王!你怎么在?”
“陈胖坨,你不是说你不玩微信吗?”
“你们怎么认识冯小晴?我是她大学同学。”“我是她高中同学。”
“我是她初中同学,当时她成绩不错,考去省重点高中了。”“哦,我高考712分,是她男朋友的舍友。”“房家赫,他俩已经分了,正式介绍下,我,苏铭,她前男友的舍友,不才高考715分,刚拿到东信投行部的offer,实习期结束,就准备出国留学。哦,解释一下,投行部就是你们常说的IBD,Offer应该都听得懂吧?”信息量巨大,一步一个zhuangbility。群,炸了。
群聊一下子冲上99+。
小小的微信群,消息疯狂刷屏,明面上嘻嘻哈哈,实际上暗流涌动。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你啥心思,当我不知道?
雾草,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对小晴贼心不死,而且还踏马有那么那么多,并且还优秀!
艹,都过去多少年了,能不能别拿高考分说事!群里还是有智商高的人,立刻转向实际。
“咳咳,小晴,下饭菜怎么卖啊?我支持你,先给我来10份。”“总共限量100份,你一个人要10份,兄弟你有点过份了,冯总给我来20份。”
“格局啊!我要30份。”
“下饭菜有保质期吧,买2、30份的大哥,你们吃得完吗?别浪费了我们小晴的手艺。我不多订,吃多少订多少,我要3份。一个星期我吃完,下周回购。群里各种表情包和订购信息齐飞,热闹得像个菜市场,冯总什么都没说,静静地看着屏幕里闹腾的信息。
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