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十七
张若瑶下意识屏息,片刻后才长长吐出。
她依旧想用沉默代替回答,把手机开免提放到柜子上,然后蹲下身,用抹布一点一点吸着地上的水,再到小桶那拧干。闻辽又问了一句:“有事儿就跟我讲。”
张若瑶还是闭口不言。
“我给你打视频。”
闻辽的态度难形容,还有些陌生。
也就是这么一点点陌生,让张若瑶第一次感受到分明的异样,很不寻常,那个经常犯贱碎嘴的闻辽很少表现出的另外一面,坚决,强硬,不留余地。至少,很少对她如此。
张若瑶心上有只手,狠狠揉捏了下,酸和疼令她更加不痛快,可她又无法判定这不痛快的来源,只是拧抹布的动作不停:“干嘛?”闻辽说:“我不放心。”
张若瑶说我好好的,不放心什么。
闻辽说:“你有话直接跟我讲,我都能接受,没必要生闷气。”张若瑶发现正经起来的闻辽,说话天然有令人信服的力量,这很奇怪。就好像回到了他们刚上高中的时候,刚开学的第一周,她因为不适应实验中学的全封闭管理而夜夜掉眼泪,那时候她借手机打给闻辽,闻辽怎么说的来着?他说,张若瑶,你的所有情绪都可以砸到我身上,我不在意。下周开始,我每周末去看你。
她说,不用,太远了,你别来。
闻辽没说话,只是在电话那边笑了声,明明只是声音而已,也像是幻化成了他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她的脑袋。
在那之后,闻辽就开始了每周末骑车给她送零食的固定行程,风雨不误。张若瑶用力擦着地砖,明明已经光洁,还是机械地一遍一遍,直到力竭,把抹布往地上一摔,然后到电脑桌那翻出个发圈,把头发在脑后扎起了个小啾啾,抹了把汗。
头发最近长了很多。
闻辽依旧在那边默默听着,直到张若瑶这里安静下来,他再次开口:“为什么不高兴了?”
张若瑶说,没什么。
闻辽好像叹了口气,很轻:“你生我气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我们上次聊天开始。我有个猜测,如果你不说,我来说。”“张若瑶,我能说么?”
张若瑶站在桌前,指甲抠着桌沿。
又是沉默。
闻辽最终还是在这里停下了,他说:“最近实在是事情太多,晕头转向。元旦前,我一定回去,让你亲眼看见我。我向你保证。”张若瑶说不用,你忙你的。
闻辽又笑了,和高一那年时的语气几乎一模一样,两道相似声线跨越十几年的漫长时光于电流里交织,落在张若瑶耳朵里,让她身体里的什么东西轰然倒地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能答应我么?”
张若瑶看向玻璃门外,黑暗的夜,还有对面医院急诊红色的字,炽白的灯。“你说。”
“我不在的这些天,你可以打电话跟我发脾气,但不能自己憋着瞎想,有什么话,等我回去再说。更不能不回我消息,不接我电话,能做到么?”张若瑶扬了扬下巴。
奇了怪,闻辽像是看监控了似的,笑了,往回找补:….…怪我,我措辞不当,怎么说话呢。”
然后,又切换成了那个熟悉的、贱兮兮的闻辽:“行么?求你,瑶瑶。张若瑶看了日历,距离元旦不足十天。
每到年底,辞旧迎新的氛围一起来,总是会让人恍惚。小区居民的集体上访似乎起了效果,供暖足得很,早上醒来,张若瑶觉得口干舌燥,想起闻辽有先见之明,提前在他租的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摆了个加湿器。她也打算给二楼添置一个。
闻辽上午给她发微信,提醒她今天荣城要下雪,大概是今冬第一场雪。张若瑶没在意,下雪有什么稀奇,转念想到闻辽大概率是在担忧,担忧她有什么不好的联想,所以先给他定心:“我没事,天气影响不了我的心情,这十几年荣城不知道下了多少场雪。”
她通知闻辽,要借他的自行车一骑。原因无它,是她最近这些日子确确实实被那件定制的苏绣寿衣搞得焦头烂额,想着都说骑车能放松,那不妨一试。闻辽当然乐见其成,叮嘱她小心。
张若瑶翻出了许久不带的手环,用于检测心心率,又按照闻辽的指示戴了护具,闻辽烧包显摆,说他这一套护具贵的很,山地城市都合适,相当专业。张若瑶说没看出来,小区后面骑滑板车的小孩儿有套差不多的。这场雪一直到下午也没下来,天气预报又扯淡。张若瑶在门上挂上紧急联系的号码牌出了门,脖子上挂着骨传导耳机,刚出发时还戴着骑行头盔和护目镜,骑到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总有错觉,好像路人在蛐蛐她,于是摘了,放包里,把针织帽子拿出来。
先绕着城市主干道骑一圈,适应一下,然后去剪头发,最后去商场,已经是傍晚。
荣城最大的商场,门口是喷泉广场,晚间最热闹,因为新年临近搞活动,乌泱泱围了一群人,都是小年轻,还有一群萌娃在直播唱歌跳舞。张若瑶给闻辽拍了段小视频,然后找地儿停车,闻辽的语音电话很快打过来,问她:“你自己逛街??″
张若瑶说,我从来都是自己。
“有东西要买?”
张若瑶说,买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