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5 章(1 / 2)

第85章第85章

寒食节禁烟火三日后,便是清明。

此时的清明还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中期,气温回暖,百姓们会有一些向大自然的春祭活动,保佑草虫退散、春耕顺利。但还未形成向祖先祭祀、扫墓踏青这样的习俗。只因田氏正是去年清明节气这日,在沔水翻了漕船,丢了性命的。季胥便沽了春酒,买了枣脯、桑甚等果品,篮子盛好,用锄头串了负在肩上,携两个妹妹去祭奠田氏,顺便将坟修整一番。当初沔水翻船,连尸首也未捞着的消息,是官府传回来的。陈家的便找了邻里,那会是邓家的有一副热心肠应了,便是如今也帮着买豆腐皮的那家,两家帮着成了孤儿的妹妹们,在坟山给收拾了一块地,立了个衣冠豕。

说是田氏这样才不会成了孤魂野鬼,她的魂儿还能找回来,看看她的女孩,而妹妹们日后也能有个祭奠阿母的去处。坟山也是牛脾山的一座小山头,因其树木稀疏,乡里的死了人都往这处立坟,故叫作坟山。

一路走去,能看见馒头似的坟包,有的长草了,有的还是新土。季凤走在前头,手拿柴刀斩了那些绊腿的杂草荆棘,季珠在中间过路,季胥肩荷锄头在后。

两个妹妹都是熟门熟路的,因从前思念阿母,常来坟山。后来季胥回来了,又时常的过来,告诉阿母家里挣了钱、越过越好的喜讯,顺便会收拾坟包上的草,因此这坟并不是久不打理的模样。只是前阵子姊妹为了安全未曾外出,应上草盛的雨水节气,冒出些长到脚踝的草,这样的根扎的不深,拿锄头锄了,很快就能收拾出来。季胥从底下往上锄,将那草丢到一旁,渐渐整理出泥地面。季凤在前面摆果品,只见那木头的碑上,刻写着"季家妇,田氏之墓”。“阿母,家来看看了,阿姊如今可出息了,开了豆腐肆,家里不仅养鸡,连牛、驴都有了,瓦房小院儿,连井都打上啦,悄悄的告诉阿母,前阵子我们没来看你,是因从前略卖阿姊的贼人现身了,不过,她可算被官府捉拿归案了。”

说起这事,季凤是切齿含恨的,正因此贼人,阿姊才离家为奴,受苦受难,阿母到死都未能见一见她找了两年多的大女,“听说,她的头颅被割了下来,阿母在那边,可以安息了。”“对了阿母,阿姊送我与妹妹去开蒙了,阿姊说这样便能智能通达,书馆的杨先生,夸小珠的字写的好,说她天分好呢。”说了又低头向季珠,“小珠,来了这会子,你也和阿母说说话呀。”季珠总是含着脸摇头,只是季胥看的见,她眼圈红红的,便道:“小珠给阿母背几句新学的古文罢?”

季珠点点头,嗓音稚嫩的背起了《急就篇》:“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季凤侧着头,面有骄傲的看着妹妹背古文,一旁锄草的季胥,也停了下来,倚锄欣慰的看着这幕。

只是地下葬着亲人,总有遗憾,心想,要是田氏还在就好了。从坟山往家去时,遇着了巡逻的尤游徼。

“游徼巡逻哪。"季胥招呼道。

只见尤游徼带着个脸生的青年男子,介绍道:“这是咱们乡继任我的新游徽,姓张的,孝顺里人氏。”季胥与那新任的游徼打过招呼,因问:

“尤游徽高升了?”

说起这事,尤鲁豪情壮志的,道:

“我卸任了,邑兄即要举孝廉去往吴县,诣见郡守,我必追随他的,我们兄弟此去,势必闯出番天地!”

吴县是会稽郡的治所,郡守常居吴县,田啬夫此去,成则为博士弟子,不成则退回原处当差,尤鲁这一卸任,足见是极其信服他兄长的。季胥听说了笑道:“那我先祝你们兄弟二人龙腾虎跃了。”归家便张罗了些吃食,都是干粮,烙的胡麻饼,有二十张,还煮了二十个鸡子,分别用两块麻布包好,提去了公田处。草舍不见人,等了一会子,田啬夫肩荷铁面,挖完灌渠回来了。她站的田陇,脚边就有哗哗的水音,是河水流入灌渠,灌溉稻田的声音,她道:

“听说你明日一早便启程去吴县了,这些干粮你们带着路上吃,时间不够,只做了些胡麻饼,蒸的鸡子。”

灵水县离吴县有五百多里,她问过尤游徽,他们此番为公务出行,一路能换骑邮舍的下等马匹,日行百余里,估计三日工夫能到。途中会有亭舍或邮舍接待过夜,但白日赶路期间的吃喝,都得自给自足。因此她备了这些分量,时间急,不追求味美,只能以填肚子为主。“多谢,这样的足够了。”

庄盖邑与尤鲁两个没有这样周到细致的心,不过路上哪里有卖粱饭的,打打尖,若遇不上吃食的买卖,便空着肚子,晚上到亭舍再吃喝。有这些,倒不必空肚子了,他们两个大男人饭量大,这些必能吃了的。“你再站一会儿。”

庄盖邑说罢进了草舍,返身出来时,干粮放好了,手中拿着一块黄褐色的布帛,

“这是大汉的舆图,你拿着,或可用的上。”庄盖邑此番远行,县廷是备了舆图的,他夜里挑了卮灯,照着绘了一份,这份给她。

季胥喜欢的接了,只见她展开来,两眼有神采,“这样的舆图,市里的书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