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小燕尔> 第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2 / 2)

陆挚翻开。

里头是绿色的、饱满的酢浆草果子,闻起来清清爽爽。

原来她刚刚在吃果子,他不由抬头,云芹坐得高,太阳在她身后,照得她耳朵面颊茸毛细细的。

和酢浆草果子上的茸毛似的。

陆挚不由笑了笑:“你低头。”

云芹弯下腰,低头。

他将身后的笠帽取下,戴在云芹脑袋上。

他的动作很轻,袖子间有一股淡淡的油墨香,云芹是等到面前出现一片阴影,才知道多了一顶帽子。

她整理笠帽,懒洋洋的。

她又指着酢浆草,兴意十足,说:“快吃,我特意挑的果子。”

陆挚捻起两个果子,放在嘴里,他骤地抿起嘴角,皱眉,好酸。

云芹转过头,觉得陆挚应该没看到,就偷偷笑了下。

陆挚:“……”

……

早上巳时前出发,好歹一个时辰,巳时末,他们终于到了阳河县。

阳河县位于阳河上游,被两座山包夹,当年此地偏僻,太.祖皇帝要北伐,剿灭伪帝势力,特命军队驻扎此地,称为阳河营。

阳河营经营数十载,陆路水路皆通,开荒田,饲蚕桑,愈发多人闻讯而来,逐渐富饶。

后大雍开国,阳河原地设县,归河东管辖。

因当年修为军事所用,县城墙非土夯,而是石砖,十几年前阳河泛滥,这城墙还守住了县城。

从外头瞧去,两侧瞭望台齐整,城墙巍峨高大。

拱形城门两侧,站着闲聊的官兵,大雍对民众流动管制,不算严格,只有可疑的人,他们才会拦下。

陆挚和云芹进了县城,中央一条大街,左右民舍鳞次栉比,云芹环顾,轻轻“哇”了一下。

几年前好似没这么整洁有序。

闹市不能无故走车马,因为会穿过一片闹市,他们先去车行存了驴,先去买东西,再寄信,最后折回来取驴。

和村里不同,城内摊贩各异,卖胭脂水粉香囊扇子,肉包馄饨热茶烤鸡。

云芹身上揣着一贯钱,她将手放在口袋上,感受钱的重量。

能理解云广汉为何把钱藏在鞋子里了。

她问:“这个钱,我怎么花都可以吗?”

陆挚:“嗯,你怎么花都可以。”

云芹:“花光也没关系?”

陆挚:“没关系。”

云芹:“好。”

他见她行动谨慎,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缘故,说:“钱放在我这边,也行的。”

云芹摇摇头:“不用,我只是不习惯。”

她弯起眉眼,朝陆挚笑:“但我可以保管的。”

不由的,陆挚也笑了一下。

最后,云芹买了一板糖糕,这种和村里走街串巷卖的不一样,是桂花味的,还有一支莲花纹楠木簪。

她嫁妆里有纯银簪子,回门那天戴了,平时都是收起来的,须得再添置一支。

除了簪子,她买了一沓阳河纸。

陆挚看到时愣了愣,他都忘了他把最后一张阳河纸用完了。

最后,云芹在竹蜻蜓和一个彩线鞠球中,选了后者,知知有一个竹蜻蜓,以后可以和何玉娘的鞠球换着玩。

买完这些,才花了不到一百文。

陆挚提着轻巧的东西,问:“你买好了?”

云芹:“好了呀。”

她问能不能全花完,原来真的只是问问,陆挚却也以为她会花完,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说:“再买一样吧。”

云芹也不推辞,她转了一圈,嗅了嗅,指着不远处的烤饼摊,缓缓咽了下口水。

陆挚失笑。

烤饼摊位,一个梳着双环髻的女子蹲在那守着,云芹问了声怎么卖。

那女子突的抬头,眼神直勾勾盯着云芹,说话有点不利索:“云、云芹姐!”

云芹也发现是熟人:“二丫?”

二丫跳了起来,手舞足蹈:“芹姐!”

她动作有些怪异,陆挚多看两眼,便也知道她异于常人的地方,想来这女子和母亲一样。

云芹按住她:“你别激动,我是来跟你买烤饼的。”

二丫二话不说,掀开铁锅,又找几个纸袋子塞烤饼。

云芹:“三个就好。”

二丫和听不到似的,一个劲地塞,眨眼就塞到六个,陆挚便也出声道:“店家,三个就好。”

听到男子声音,二丫瑟缩了一下,果然停了下来。

云芹看到木板上稚拙的字,她不认识字,但简单的数字还是懂得的,一个烤饼五文,她数出铜板,要给钱。

二丫扭过头,收起手臂,不肯收:“不要钱,不要钱!”

云芹笑说:“我走了啊,要去寄信。”

二丫赶紧回过脑袋,案面放着几十个铜板。

她“啊啊”两声,两手堆起铜板,想去追他们,但回头一看,烤饼摊没人看着。

她这么一踌躇,云芹和陆挚已经走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