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112章 阉监领命入中枢,群臣诫下待朝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阉监领命入中枢,群臣诫下待朝仪(2 / 2)

韩文也接过话,语气带着护犊的意味。

“户部刚提拔了欧阳铎,底下本就有些科举出身的酸儒不服气,觉得他没功名不配当主事一一我得回去压一压,谁要是敢借着改组内阁的事起哄,敢暗讽欧阳铎,就不用来户部当差了,我这儿容不下“眼高手低’的废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先前的拘谨渐渐散了,只剩下“同病相怜”的默契。

“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周镗,更不想被陛下翻出旧账。”

“多谢阁老提醒,老夫这就回吏部,盯着那些门生。”

马文升拱手告辞,其他官员也纷纷拱手,各自上了轿子。

轿夫们不敢耽搁,抬着轿子往衙门或府邸赶去。

“天黑前必须把话传到,晚了怕出岔子。”

李东阳看着众人的轿子消失在街角,才慢慢上了自己的轿辇。

轿夫刚要抬轿,他又掀开帘子,对小厮道。

“不去府里,去翰林院一一那些新科进士最认“祖制’,最容易被清流挑唆,我得亲自去一趟,免得他们明天闯祸。”

同一时间,京城各大小衙门都炸开了锅,却没半点热闹气,只有压抑的警告声。

礼部大堂里,张昇把《大明律》“啪”地拍在案上,指着堂下的官员骂。

“明日朝会,谁要是敢提“文官不可辱’“祖制不可改’,就别认我这个尚书!陛下要是问罪,我第一个把你绑去坤宁宫谢罪,绝不替你求情!”

兵部尚书府里,刘大夏把京营的三个将领叫到书房,扔了把佩刀在桌上,刀刃泛着寒光。

“明日朝会,你们要是敢替那些酸儒说话,敢替会昌侯喊冤,就自己了断在这儿,省得去诏狱受刑,丢了武将的脸面!”

户部书房里,韩文没骂人,只是把欧阳铎叫到跟前,又让老吏们都进来,指着欧阳铎道。

“欧阳主事是陛下提拔的,办事能力你们都看在眼里一一明日谁要是敢对他使脸色,或是在朝堂上暗讽他“无功名’,就卷铺盖滚蛋,户部不留“以貌取人’的废物!”

吏部尚书府里,马文升把自己的侄子叫到跟前,瞪着眼,手里攥着那本记着“走后门补监生”的册子副本。

“你要是敢在朝堂上替那些清流站台,敢提“吏部选人需循旧例’,我就亲自写奏折,把你强补国子监的事捅出去,让你这辈子都别想当官!”

一顿连哄带吓,从傍晚到深夜,京城大部分官员都收到了消息。

“明日大朝会,闭紧嘴,少说话,谁也别给皇帝找不痛快。”

有几个不死心的清流,想串联同僚在朝会上“死谏”,刚走到街角,就看见锦衣卫的校尉在暗处晃悠,腰间的绣春刀闪着冷光,吓得赶紧缩了回去。

“谁都知道,陛下的人盯得紧,这时候凑一起,纯属自寻死路。”

一夜无话。

次日天还没亮,奉先殿外的宫道上就挤满了人。

大小官员穿着簇新的官袍,背着朝笏,一个个低着头往前走,连交谈都不敢大声,只有朝笏碰撞的“轻响”和脚步踩在青石板上的“沙沙”声。

秋老虎的热浪还没起来,晨露沾在官袍下摆上,可不少人的后背已经湿了,冷汗透过官袍,泅出深色的痕。

有个年轻的翰林院编修,偷偷抬眼打量四周,见往日里总爱高谈阔论的“清流”们都垂着头,连嘴角都抿得紧紧的,赶紧收回眼神,老老实实地站在最后排。

“他想起昨日李阁老来翰林院时说的话,“陛下要动真格的,别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辰时整,钟鼓楼上的钟声“咚咚”响起,浑厚的声音传遍皇宫,震得人耳膜发颤。

“陛下驾到”

随着张永尖细的唱喏声,朱厚照身着十二章纹龙袍,从奉先殿后殿走了出来。

龙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晨光里泛着暗金,玉带扣上的龙纹玉坠随着脚步轻晃,每一步都踩得沉稳,没半点少年人的浮躁。

他走到龙椅前,没立刻坐下,而是目光扫过底下黑压压的官员,眼神里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像无形的网,罩得所有人都不敢抬头。

百官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朝笏放在地上,声音在奉先殿里回荡,却没往日的激昂,反而透着股小心翼翼的拘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走到龙椅上坐下,刘瑾和张永分立在两侧,司礼监的四个太监捧着明黄色的圣旨,站在旁边候着“那是改组内阁的圣旨,也是彻底打破文官垄断中枢的凭证。”

他没让众人平身,只是缓缓开口,声音透过殿内的回声传得很远,带着股穿透力。

“众卿,今日召集尔等,除了宣布内阁改组之事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