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72章 坤宁宫宣诏,酷法震京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坤宁宫宣诏,酷法震京华(2 / 3)

付这种「借忠名谋逆’的人,就得用重典!没有霹雳手段,镇不住这些魑魅魍魉!”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震得暖阁里的烛火都在摇晃,灯影在墙上忽明忽暗,像极了朝堂上的人心。“腰斩,是让周伦记住,乱臣贼子没有好下场,死都不会痛快;九族连坐,是让天下人看看,跟朕作对,跟大明作对,不仅自己要死无全尸,还得连累祖宗、祸及子孙!”

张永看着年轻皇帝眼里的狠劲,忽然想起太祖爷“剥皮实草”治贪腐的典故,想起永乐爷“诛十族”惩叛逆的铁血,心里打了个寒颤一一这位小爷,是真的要学太祖、太宗,用鲜血来给朝堂立规矩啊!“老奴……这就拟旨。”

张永低下头,不敢再劝,笔尖在圣旨上快速游走,墨迹几乎连成一片,连他自己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只觉得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

“还有。”

朱厚照的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冰碴子,目光扫过窗外的石榴树,“明日午时,在西市行刑。传朕旨意,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不论文武,一律去观刑。”

“谁要是敢托病不去,谁要是敢找借口缺席,一律以“同情逆党、心怀不轨’论处,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张永的手彻底僵住了,狼毫笔“啪”地掉在案上,笔尖的朱砂墨溅在圣旨上,像一滴血。

让五品以上官员都去观刑?这哪里是“示众”,这是要把周伦的惨状刻进每个官员的骨子里,让他们亲眼看着“逼宫”的下场,从此提起“叩阙”就胆寒!

他抬起头,嘴唇哆嗦着,声音里满是惊恐:“皇爷,这……这怕是会让百官心寒啊!那些本就不安的文官,怕是会觉得陛下容不下他们,连夜辞官都有可能!”

“心寒?朕要的就是这个。”

朱厚照冷笑,弯腰捡起地上的玄狐软垫,重新放回椅上,动作缓慢却有力,“让他们心寒,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好好想想自己的乌纱帽到底是靠谁给的,自己的俸禄是谁发的!”“让他们亲眼看看,周伦的腰是怎么断的,周家的功名是怎么没的,以后再想搞“叩阙’“死谏’的把戏,先摸摸自己的腰,想想自己的子孙!”

他走到张永面前,拿起拟好的圣旨,仔细看了一遍,目光在“观刑”二字上停留许久,然后用朱砂笔重重画了个圈,墨色深浓,几乎要戳破宣纸。

“就这么定了。你亲自去传旨,挨家挨户地说,告诉那些官员,谁要是敢缺席,休怪朕无情,休怪朕不讲“君臣情面’!”

“老奴……遵旨。”

张永接过圣旨,那明黄的绸缎重逾千斤,压得他肩膀都快塌了,手指触到上面的朱砂圈,像触到了烙铁朱厚照望着窗外的烈日,阳光刺眼得让他眯起了眼,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他知道,这道圣旨一下,天下的读书人定会骂声一片,说他残酷,说他暴君,说他“背离孝宗宽仁之道”。

可他不在乎一一刘健、谢迁的死让他彻底明白,对文官的纵容就是对江山的不负责任,宽仁换不来敬畏,只有“杀鸡儆猴”的酷法,才能让那些藏在“忠名”后的野心家收敛爪牙。

“对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语气缓和了些,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对张永道,“那些跟着周伦叩阙的官员里,查清楚底细一没贪污、没结党、只是被煽动的清官,不必深究,贬为庶民即可,给他们留条活路。”

“要是有贪腐、结党、跟藩王有牵扯的,直接交给刑部,按律处置,不必请示朕,该杀的杀,该流的流张永愣了一下,随即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一半一一皇爷终究还是留了余地,没有一竿子打死所有官员,知道“区分良莠”,不是真的要做“暴君”。

“老奴记下了,这就让人去查,定不会冤枉一个清官,也不会放过一个奸佞。”

就在这时,坤宁宫的宫女端着个描金漆盘走进来,盘里放着冰镇的麒麟瓜,红瓤黑籽,还冒着白气。宫女见暖阁里气氛凝重,朱厚照脸色冰冷,吓得放轻了脚步,几乎是踮着脚走到案边,放下盘子就匆匆退了出去,连头都不敢抬。

朱厚照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大口,冰凉的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滴在龙袍上,泅开一小片深色。可那凉意只在舌尖停留了一瞬,就被心底的燥热冲得一干二净。

“张永,你说。”

他忽然开口,将西瓜皮扔在碟子里,发出“啪”的轻响,“明天观刑的官员里,会不会有人吓得辞官?会不会有人连夜给藩王递消息?”

张永想了想,老实回答:“肯定会有。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爱挑刺的言官,还有跟刘健、谢迁沾亲带故的官员,怕是会觉得朝不保夕,连夜收拾行李辞官。至于递消息……宁王在京里还有眼线,说不定会借着观刑的乱子传信。”

“辞官才好,递消息更好。”

朱厚照将碟子里的西瓜皮拢到一起,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能被吓走的,本就不是什么能臣,是混饭吃的废物;腾出来的位置,正好给王守仁、陆炳他们那些能做事的人。”

“至于宁王的眼线,正好借着观刑把他们引出来,让陆炳盯着,谁跟外人递眼色、传纸条,当场拿下一省得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