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64章 午门再开审,旧账惊朝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午门再开审,旧账惊朝野(2 / 3)

真平反了,这奏折为何会藏在吏部的档案库里,锁了二十多年?若真平反了,当年构陷我的万安、李孜省,为何能安安稳稳地致仕,还带着搜刮的银子回家?”

“当年万安联合汪直,想把老臣打成太子党余孽,想趁机清除东宫的人,若非先帝在东宫时力保,老夫坟头的草都三尺高了!可那些帮着万安构陷忠良的人,现在还站在这队列里,当着大官,受着俸禄!”朱厚照看着骚动的官员,突然拍了拍手,声音不大,却让广场瞬间安静下来:“都安静。陆炳,继续念,一个字都不能漏。”

陆炳继续念下去,奏折里详细记录着万安如何买通东宫太监,伪造刘健“非议先帝”的证据,如何给汪直送了五十匹云锦、两千两白银,请汪直在宪宗爷面前“美言”,甚至连万安跟汪直的密谈内容都写得清清楚楚:“待刘健倒台,东宫无人辅佐,太子必慌,届时可请陛下立襄王为储……”

“轰”的一声,广场上彻底乱了,官员们像炸了窝的马蜂,议论纷纷:

“原来孝宗爷当年这么危险!差点被废了太子之位!”

“万安真是奸贼!连储位都敢动!”

“那些帮万安的人,现在还在朝里当官,陛下怎么不抓他们!”

“够了!陛下!不能再念了!”

马文升突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发出“咚”的响,“这些都是陈年旧账,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再念下去,怕是要动摇国本啊!当年的人,不少已经致仕,还有的已经去世,再追究,只会让朝堂动荡!”

“动摇国本?”

朱厚照冷笑一声,声音里满是不屑,“马尚书觉得,让这些构陷忠良、妄图废黜储君的脏事烂在档案库里,让那些奸臣的后代还在享受荣华富贵,才算保住国本?”

“当年刘健被罢官时,多少官员明哲保身,不敢说一句公道话?多少人落井下石,想跟万安、汪直攀关系?现在念出来,就受不了了?就觉得动摇国本了?”

他拿起一本账册,翻开,里面的字迹是弘治朝户部的,墨迹还很清晰:“弘治二年,漕运总督李实虚报损耗,贪污军粮三万石,将粮食卖给江南盐商,得银五万两;户部尚书周经知情不报,反而给李实补了“漕运亏空’的文书,帮他掩盖罪行一一这事,你马文升敢说不知道?当年你是户部侍郎,主管漕运账目,李实的亏空账册,是你亲手核的!”

马文升的脸瞬间惨白,像被泼了一盆石灰,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带着哭腔:“臣……臣失察……当年臣以为李实是无心之失,没想到他是故意贪污……臣罪该万死!”

“失察?”

朱厚照将账册扔到他面前,账册散开,里面的记录露了出来,“这里记着,弘治三年春节,李实给你送了一千两“年礼’,用紫檀木盒装着,还送了两个苏州歌姬,你敢说没有?”

“从成化二十三年到弘治十八年,两朝十七年,这本账册里记着的贪腐案,有一百三十七桩!涉案官员,从尚书、侍郎到主事、郎中,一共两百四十五人!”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在晨光中猎猎作响,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声音传遍整个广场,每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官员们心上:“你们以为把这些账册藏起来,锁在档案库的最底层,就没人知道了?以为靠着互相包庇、互相遮掩,就能把这大明朝的国库掏空,把百姓的血汗榨干?”

“今天朕就告诉你们,不可能!这些脏事,这些罪行,朕不仅要让满朝文武知道,还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让所有人都看看,你们这些「清流’文官,到底干了些什么勾当!”

官员们吓得齐刷刷跪倒在地,广场上响起一片“陛下息怒”的哀嚎,声音里满是恐惧。

有几个当年涉案的官员,直接瘫在地上,屎尿齐流,官袍下摆湿了一大片,却连动都不敢动一一他们知道,自己完了,这些旧账被翻出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抄家、流放,甚至砍头!

刘健看着这一幕,突然对朱厚照道,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倔强,多了一丝疲惫:“陛下满意了?现在朝堂上的官员,一半都跟这些旧账有关,你把他们都抓了,谁来替你治理天下?”

“这些人里,有帮先帝稳定过流民的,有在漕运危机时出过力的,有在边患时筹措过军饷的一一他们是有错,可大明离不开他们!”

“大明离不开的,从来不是你们这些贪赃枉法的蛀虫,是干净的人,是真心为百姓办事的人!”朱厚照的目光落在人群后排,那里站着京营的士兵,他高声喊道:“王守仁!”

王守仁从京营士兵队列里走出,一身银色盔甲,身姿挺拔,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臣在!”“你说说,若这些涉案官员都倒了,京营里的人,能不能顶上?能不能暂时接管他们的差事?”朱厚照问,眼神里满是期待。

“能!”

王守仁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臣已在京营选出三百名识字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穷苦出身,为人正直,臣让他们日夜学习吏治章程、户部账目,现在已经能处理简单的公文!只要陛下下令,他们随时能填补空缺,保证不会耽误正事!”

“好!说得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