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冒认天子[三国]> 第六十四章(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一更)(3 / 3)

了两声,“不急着说我,先说个趣事吧。”“洗耳恭听。”

郭嘉道:“自你我见到了公达后,便与那沮公与分道扬镳了,是不是?那你可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他没卖关子的意思,继续说了下去:“他如今算是自由身,已辞去了冀州别驾的官职,是游历到了洛阳,而不是前来述职,自然不必非要去见天子,于是在洛阳城郊租赁了一片土地,向周遭的郊区农户收购了一批鸭子,干上了养鸭和田的行当,你说有没有趣?”

荀或认真地向郭嘉看了一眼,不见他眼中有嘲弄,唯见棋逢对手的兴奋,也缓缓浮现出了些许笑意:“沮公与少有大志,此举必有他的意思。”郭嘉道:“所以啊,他不走寻常的路数,意在于陛下面前争个门路,我也当另辟蹊径,免得在一众响应唯才是举号召而来的大才面前,落了下风啊!”“何为另辟蹊径?”

郭嘉答道:“便是我只知奇策,不知内政!”“你说什么?"刘秉放下了手中的书,向荀攸看去。荀攸又重复了一遍:“颍川人郭嘉郭奉孝求见。”刘秉心中默算了一下:“朕未记错的话,他来洛阳已有十日了?”“正是。“荀攸回答之时,不免有些尴尬,但见陛下并未在此事上较真,不觉得这拖延时间的拜见有何不妥,心中的石头又落了下来。刘秉向荀攸问道:“他这几日间都做了什么?”荀攸想了想,答道:“他坐着马车,把洛阳周遭都跑了一遍,又因恰好遇上了孙文台将军统兵折返,和他交谈了几句。后来还去登门拜访了一次。”“哦,要这么说的话,那他还挺会说话的?"刘秉啧啧称奇。孙坚是什么性格,他见了几次后也大略知道了。乍看起来,他是比孙策沉稳不少的,但这父子两个爆发起来的样子,也不必非要比较个高下了。一个可以一言不合杀死荆州刺史,一个则可以抓着刘辩就要和他对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暴脾气!

郭嘉一个陌生人,能和孙坚聊上天,也是本事,不愧是三国历史上曹操手下的知名谋士。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装皇帝这件事都已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刘秉他明明应该对近来洛阳城中来了不少数得上名号的人物大感震惊,现在竟也只是觉得,不过如此而已。

至于荀或和郭嘉明明是因荀攸的举荐前来,却迟迟未到,他也只当洛阳城里多了几个野生的谋士,没到捕捉的时候。正好让他能再研究研究,能不能打着教授黑山军汉字为由,让他一个不慎写错了字,也能糊弄过去。

另有一件好事。

在兰台大批烧毁的书籍之中,还有几尊保护得法的金盒,其中珍藏的竞是与天子起居有关的札记,都已被送到了他的面前,让他得以闲来翻阅,以免对不上号。等到大略有了数后,他再来找刘辩谈谈心,看看能不能把他忽悠成洛阳皇宫复原的设计者之一。

这样一来,他不认得宫中布局这件事,就能掩藏过去了。不过眼下……

“请他进来吧。”

还是先见见郭嘉,听听他的高见吧。

那年轻的文士被荀攸接入此地的时候,就见这庭中角落里摆着数个木框,上填沙土,似是识字的道具,让人仿佛可以想见,陛下对于自己的元从将领不识文墨这件事,简直是痛心疾首,于是亲自盯梢对方的学习进程。让人想想这场面,便不由会心而笑。

但寒风迎面,向前便是戍卫在天子近前的刀兵,又让郭嘉收敛起了几分面上的散漫。

入得屋中的炭火暖融,也未让他有所放松,只是在那身着锦衣的青年抬眸而视的刹那,忽然疾步上前,俯首在地,“草民郭嘉拜见陛下,此行,意在恭贺陛下将得喜讯。”

刘秉愣住了片刻,“…喜讯?”

他有什么喜讯?

郭嘉答道:“嘉近来行游洛阳,见石炭将尽,寒冬未绝,特来为陛下献策,解百姓冬衣不足之困!”

刘秉面色一震,若非顾忌着皇帝的形象,早想由坐转站,上前去问问,郭嘉口中的策略是什么。

只因,这还真是洛阳面对的最大问题!

石炭,也就是煤炭,制作成了蜂窝煤后,燃烧的效率大大提高,时间得以延长,还能取代木炭的作用,但一一

但洛阳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那些石炭可以供给河内河东所需,却绝不可能遍及洛阳。偏偏,河东煤矿的产能没有这么高。若说再就近寻找煤矿,或是增添人力,那又必定会耽误其他的事情。

是,虽说冬衣厚实,也就不必非要点火取暖,但这厚实且保暖的冬衣,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简直是奢侈品。

刘秉平复了呼吸,沉声问道:“如何可解?”郭嘉答道:“请陛下放眼向洛阳南面一看,这解困的关键,正在荆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