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冒认天子[三国]> 第三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3 / 4)

官,发出讨伐董卓的檄文,以袁绍和曹操为代表的各路人马以“清君侧”而非拥立陛下为名,前去讨伐董卓。要真让这些人得胜,和董卓占据洛阳也没什么区别,因为陛下都回不去皇位上!既然如此,他们要抢下主动权,干出点非正常的敛财之举,又有什么关系。吕布大大咧咧地就将他先前那个计划说了出来。……那并州的东西谁用不是用?能为陛下重归帝位做出贡献,总比放着让外人劫掠要好。”

可吕布话音刚落,只听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为了缓和此刻尴尬的气氛,他干咳了两声:“……你们都看着我做什么?我说错了吗?张将军说什么打造盐铲,同时兼当军械,但这只是钱如何用,又不是如何开源。”

赵云皱起了眉头。

因他留在此地本就是为了应证陛下的一句话,并非正式得到了委任,故而平日里说话说得少,大多奔走在白波谷与河东盐池之间,现在却还是没忍住开了口:“此事若开先例,往后借口一步步放宽,又当如何?打着为陛下好的旗号,将领纷纷效仿,与贼寇何异?”

年轻的将军板着一张脸,目光清正而执拗:“我唯独支持吕将军的只有一句话,司隶不可竭泽而渔,若要开源,便要将目光向外看,动作还必须要快。”吕布挑眉:“那你倒是拿出个办法来啊?”赵云回答得认真:“云不知。”

吕布:……”

嘿,他果然很讨厌和这些一板一眼的人说话!但还没等他和赵云再争论两句,忽有一个声音从座中响了起来:“向外去找陛下所需助力的办法,有。”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竞是张辽。他起身,朝着刘秉行了一礼,随后答道:“陛下容禀,我说的这个办法,与白波贼中的一人有关。”

“你说徐晃?“刘秉问道。

他隐约记得,在刚刚解决白波贼的时候,吕布曾经和他提起过这个名字,还专门举荐过此人。但很不凑巧,在那之后他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决断,竞将止人抛在了脑后。也不知道现在被安排在何处做苦力了。张辽却道:“不,并非此人,而是一个叫于夫罗的人。”“于夫罗?“司马朗在旁问道,“张将军,这好像不是一个汉人的名字?”刘备没开口,却隐约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听得张辽解释:“的确,他不是汉人,而是匈奴人,更确切地说,是南匈奴人。”

考虑到座中有数人并不清楚匈奴的情况,张辽说得更为详细,“一百多年前的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内部争夺王位,贵族各部相互残杀,分成了南北二部,其中的南部匈奴趋于弱势,向我大汉称臣,在光武皇帝的支持下,于并州的美移县建立南匈奴王庭。虽然百余年间屡有叛乱,但在先帝驾崩前,南庭大多数时候是为大汉效力的。不过,这个情况,在两年前又出现了变故。”“汉有故例,南匈奴得大汉庇护,在边境有战争时,要出兵相助。幽州张举张纯之乱时,就曾向南匈奴借兵,由于夫罗带兵赶赴幽州,协助平定叛乱。”“哦,原来是他!“刘备恍然。“若我未曾记错的话,他刚抵达幽州不久,就有人来送信,说南匈奴内部有变,其中贵族和北匈奴联手,不愿再向大汉借兵,杀死了于夫罗的父亲羌渠单于。于夫罗顾不及北地战事,匆匆撤兵,希望能向汉天子陈情,讨还一个公道,也不知道随后如何了?”还能如何呢?

于夫罗折返洛阳的时候,已接近中平五年的年末。汉灵帝病症加剧,眼看身体欠佳,还要与京中的各方势力博弈,哪来的工夫听他说话。从南匈奴单于的继承人,变成流落河东混迹白波贼中的小卒,也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

刘秉怔怔地听着张辽的陈述,竟不知该不该说,若是他瞎编的身世是真的,应该会和于夫罗很有共同语言才对。

但现在他更在意的还是张辽的话:“文远的意思是?”张辽建议道:“陛下何妨见一见于夫罗?若能助他夺回南匈奴单于的位置,不仅能为陛下带来一路兵马,南匈奴杀死上一任并州刺史后劫掠所得,也尽归陛下所有了。”

抢劫强盗,总是要比抢劫良民要好听得多。更别说,还是这样名正言顺的征讨叛逆。

吕布若有所思,忽然一拍大腿叫道:“这主意好!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吕布一点都没觉得,张辽这话说出来是抢了他的风头,只满心心想着,要按照这样的说法,他还是能有仗打,还是有利于并州的一仗!果然还是同为并州人的张辽知道他想要什么。

刘秉随即就见,吕布目光炯炯地看向了他:“陛下,您看?”他向座中逡巡,见先前几人皱起的眉头都已舒展了开来,心中有了结论:“走,我们去见一见这于夫罗!”

此事早做定夺为好,故而刘秉也不拖延,直接起身向外走去,众人连忙各自跟上,却见刘秉刚走出去不远,又忽然停了下来。刘备向前望去,顿时面色一变,只见前方立着两个熟悉的人影,其中一个是随同他从幽州来赴任的张飞,而另一个,则是近来出资甚多的卫觊!也不知这两个又是因何缘故起了冲突。

但好像……并不是冲突。众人已瞧见,这河东名士向着张飞拱手作揖,语气恭敬而诚恳:“还是劳烦义士通传一声可否?卫觊此来确有要事。”张飞险些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