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国丧(1 / 2)

第109章国丧

转眼又过了五年,湘在储君之位上待得安安稳稳,虽也犯过一些过错,幸而没弄出过不可收拾的过失,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群臣对这位储君也算满意,已经接受了日后会在她手底下讨生活。正好她又满了二十岁,到了适婚的年龄,,扶荔便传出消息,要为储君择妃。身为储君,湘的婚姻注定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但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扶荔还是愿意让她要选一个最得眼缘的。

好在不管是湘的父母还是扶荔,教育都还算成功,至少没教出个恋爱脑来。湘明白一段合适的婚姻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本家又是最早追随大王的旧臣,但毕竞不是蜀国土生土长的。

她的家族早已迁徙到了大商,她也是在大商出生,并长到了十五岁,才被大王选中带回了锦官城。

蜀国朝堂上下能接纳她,与她聪慧与否关系不大,只是因为选中她的扶荔是威望极高的开国之君。

再说得明白些,朝臣们相信的并不是湘的能力,而是扶荔的眼光。只有她娶了蜀国的男儿,并诞下子嗣,才算是彻底融入,大臣和百姓们也才会摒弃那些冰冷的估量,真正把她当成一个蜀国人。是的,她虽然已做了五年蜀国储君,蜀国人却并未完全把她当成蜀国人。扶荔给她的选择范围,是在都邑任职的三品官以上家中的适龄男儿。湘并没在才艺和美貌上下功夫,而是接触之后,选择了一个谈吐最有分寸的。原因很简单:从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他的家教。而对家中子嗣的教养,又能暴露这个家族能否有长远的发展。她可不想前脚刚娶了太子妃,后脚太子妃家里就犯事被抄家了。那对她来说可不只是糟糕,会把他架到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选定了?”

“选定了。”

“就是这个了?”

“就是这个了。”

“不改了?”

“不改了。”

重要的事问三遍。

扶荔前后问了三遍,确定她心意已决,便颁下诏书,昭告天下,聘工部左侍郎黄玉次子为储妃,今年八月十五便成婚。礼部来请教婚仪,扶荔直接道:“比着立后大典减一等就是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大王在给储君做脸,帮储君巩固权威。大臣们都不傻,当然看得清风向。

由礼部牵头,把一场婚礼办得漂漂亮亮。蜀国又无宵禁,都邑百姓自发庆祝了三天。

为此,五城兵马司的主官担心大量百姓长久聚集,会发生许多不必要的冲突,专门来请示了扶荔,要不要驱散百姓。被扶荔直接否决了。

一来储君大婚,本就是普天同庆的喜事;二来百姓自发庆贺,本就是爱戴君王的表现,她作什么要扫兴?

不过,人群大量聚集,的确容易滋生事端。为了保证治安,扶荔做主,给五城兵马司上下多发一个月的俸禄,让他们在这三天之内多上点心,巡街频繁些,但不要与百姓发生冲突。

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她还吩咐了虹心,让她安排羽林卫隐身在人群中,防备大大小小的意外。

于是乎,这三天里就有许多百姓,亲身经历了堪称神奇的事。比如卖炸货的因人群拥挤,油锅差点被推倒。两口子眼睁睁的看着锅里的油溅出老高,已经做好了伤人之后赔偿的准备,看看要倒的锅又自己正回来了。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溅起来越过锅沿一尺有余的滚烫热油,竟然也自行回落,莫说是烫到人了,就连锅台上也没沾染一滴。再比如有的大人太热闹看得太入迷,一时不查拉着孩子的手就松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孩子不见了,急得扯着嗓子大喊。一般喊不了四五声,就能听见孩子在身后哭。当时只顾着急没注意,拉着孩子又是抱、又是哭、又是打、又是骂的。过后反应过来,仔细询问时,才从孩子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叙述中得知,他们原本找不到父母,已经哭了好长时间,突然之间就看见自己爹娘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扶荔多年来都奉行以人治人,朝中官员纵有法力高深的,也一直用人力所极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因而,就算大王和许多官员寿命长得不像话,还一直都不会老,蜀国百姓潜意识里也会忽略自家大王不是凡人的事实。那三天庆祝里出现的种种变故,被百姓们私下里流传,都说大王眼光好,选出来的储君是得天庇佑的,才让百姓们也受了益。湘的储君之位,比想象之中更早稳固了。

扶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她甚至已经拉着灵珠子开始盘算,等退位之后要先去哪里玩,再去哪里玩。等玩够了之后,再去拜见各路长辈。

早在在五十年前,峨眉山就造出了专门的摄像机,像素和功能都不是手机上自带的能比。

扶荔已经给赵公明发了信息,让他帮忙买一套最新的摄影设备,两人要把身影印遍三山五岳,五湖四海。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医官报喜,太子有妊。王大喜,免全国农税一年。冬月十七,太子长女出生,普天同庆。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让人欢喜得忘乎所以。所以,危机来临时,所有人都措不及防。

时年,太子长女徽之五岁,王命太子代为行腊。这已是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