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百年之后(2 / 2)

得直皱眉,觉得她行事未免太过酷烈,对待老臣都不留情分,难免让人心寒。

不过,他对蜀国的郡县制度却很感兴趣,也想在封神之后的天庭实施这种制度,以保证他这个天帝的权柄。

至于西王母?

因对方久不在天庭,整天做些没有意义的事,天帝早把她抛到脑后去了。而且天帝也十分自信,哪怕日后西王母归来,也不能从他手中夺走半丝权柄。

在凡间的扶荔可不知道自己正被人窥伺。

不过,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她可忙得很,哪有空在意天帝怎么想的?在统一蜀中的第一百年,她派紫芸主持修建了联通中原的栈道。如今蜀中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蜀人也完全接受并适应了郡县制度,轻易不会被中原的制度影响了,也是时候让两地百姓建立联系了。这天下,早早晚晚都是要统一的。扶荔始终坚持一个种花家的原则。至于为何不直接动用法力,修一条像川川藏大道那样的穿山公路,而是全考人力修一条栈道?

一是因为那样做对蜀中弊大于利,二就是因为扶荔不乐意。虽然在她的认知里,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但她毕竞是蜀地的王,修栈道是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出入蜀地,让蜀地的经济逐渐拜托对仙人与妖族的依赖。若把路修得太好,给中原政权攻打蜀地提供太大的便利,可不是她乐意见到的。

这条栈道也全用人族,修了整整十年。

也是在这一年,一生痴迷修仙,始终也不能成仙的扶摇去世了。扶荔得到消息,放下一切事物赶过去见她最后一面,并按照惯例询问她,在她之后,何人可接任吏部尚书一职。

扶摇道:“左侍郎冯池性情刚直,又不乏手腕,可以继任。”扶荔:“冯池之后呢?”

扶摇:“郎中黄玉,性情机敏,又颇有底线,可以继任。”说完这句,她不等扶荔再问,便有气无力地笑道:“往后的大王莫要再问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等到黄玉在位,朝堂必然是另一番景象,自有新的人才涌现,供大王选择。”

扶荔悠悠叹了一声,眼眶有些发热,哽咽道:“你说你,一辈子求仙问道,老天却不肯给你个正果…

扶摇自己倒是挺豁达的,反过来劝她:“这世上想成仙的人多了,也有比我资质好的,比我更努力的,人家也没有成仙呢。人家都没说什么,臣又何必不甘呢?”

扶荔问:“你如今还想求仙吗?”

“想,怎么不想?"扶摇用力抓住扶荔的手,恳求道,“大王,看在臣这么多年忠心耿耿的份上,您就找找我的来世吧。但凡有一丝机会,就再引我入仙道。扶荔忍着悲痛点了点头,一滴热泪终究落了下来,甩在了扶摇的脸颊上。扶摇得了这话,天下再无牵念,欣慰一笑,含笑而逝。这个自开国起便做吏部尚书的人,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一百一十年,溢然长逝。

别说整个吏部上下很茫然,整个朝堂都很不适应。朝中六部五寺,每个部门都要面临三年一度的官员考核,个个都要和吏部对接。

他们已经习惯了吏部有个处事圆滑,在原则之内会尽量与人行方便的天官。而吏部的官员们,从左右侍郎到底下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书吏,也都习惯了事事有扶摇顶在前面。

只要有这位本官在,他们就能安安稳稳做事,不怕任何来自外界的风吹雨打。

如今本官没了,继任者虽然是他们熟悉的冯池,大多数人却仍旧忍不住心生惶恐:冯侍郎真能顶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吗?至于冯池,她唯有竭尽全力,不负大王知遇之恩,不负老尚书的举荐之德。同样被扶摇举荐的黄玉,也从郎中升任右侍郎,原右侍郎兰叶递进左侍郎。兰叶的才能算不上特别出众,却老成持重,是个绝佳的辅助之才。更为难得的是,她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冯池做了尚书,她不妒忌;黄玉将来会越过她做尚书,她也能平常以待。别的不说,单就这份心性,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对于这样的中流砥柱,扶荔虽然不会亏待。问明了兰叶膝下有两女一子,长女已经考了功名,次女却是读书不行,习武也没什么天赋。扶荔便召见了她的次女,亲自考核过后,发现这姑娘的灵性全在绘画上。她当即大手一挥,让她到了宫廷的御用画师,初始的待遇是八品,熬资历最高能升到六品。

兰叶感激不尽,辅佐冯池也更加尽心尽力了。吏部平稳过渡,各方观望的人也都放下了心。只是有一样让扶荔苦恼,那就是迟迟寻不到扶摇的转世之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