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7 章(1 / 2)

第27章第27章

对于这些人想要同工异酬的想法,萨沙完全不可能同意。今天因为这件事对他们妥协,明天就要为另外一件事对他们妥协,退一步就要一退再退。

作为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在厂里,除了她,其他人一视同仁,都是达利特,嗯……也可以都是婆罗门。

随着火车唯当唯当驶来,一群小女孩在火车站下车,坐上卡车,晃晃悠悠,越走越偏僻,乔蒂都觉得害怕。

她算是这群人里见过世面的,也听过不少在甘谷拜府邸干活的姐妹们说过很多可怕的事情。

路上就一直问管他们的士兵,这是什么地方,还要多久才能到地方,萨沙真的在吗…

卡车很颠簸,这里没有公路,土路卡车走多了,坑就多。鉴于这次拉的是老百姓,不是货物,卡车尽可能的放慢速度,不让人太受罪,这样速度就慢了很多。

好在没多远就到了修好的路上,这路是萨沙他们修的,只要出现有坑洼的地方,就补。

在这条路上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村子,这会儿村里能看到的人已经不太多了,都忙着给作坊干活呢。

新订单太多,需要大量的蚕宝宝,也需要大量桑叶,每天有多少就收多少。甚至不止是桑叶,还收荆条,这些荆条是用来给玻璃制品做缓冲的,道路条件太差,有荆条缓冲,损坏率能降低不少。这就让村民们每天披星戴月的出去干活,不止是大人,能干活的小孩也要跟着去,桑叶荆条这种东西不是太重,小孩也背的动。实际上,就算是重东西,也不耽误小孩们干,印度有不少砖厂之类的,全都是用的小孩。

主要还是成年人不够,成年之后活不了多久就死了,要想有足够的劳动力,只能把未成年人也算做劳动力。

这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成年人不够,未成年就开始进行重劳动,做多了人废了死的早,早死又造成成年人不够……萨沙的矿场一直不要未成年,但是矿场年龄最大的也就只有三十多岁,不到四十。

就这样,这三十多岁的,看起来已经很老了,身体素质跟其他人比起来也低不少。

可三十多岁,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应该是在黄金期的,有体力,有技巧。村子周边的桑叶和荆条已经被嬉的差不多了,村民们只能向更远的地方进发。

很多时候在村里是看不到多少村民的,村子看起来就有些荒凉。在这样荒凉的地方,萨沙家和她家附近的建筑就格外显眼。一群女孩呼啦啦的下车,安迪拉带着人,就在宿舍门口开始给她们检查身体,有病的要先治病才能住进宿舍。

没病的也要先去洗澡,把头发剃了,换上干净衣服才能住进宿舍里。乔蒂和拉玛看到安迪拉,又看到这样的体检,才放下心来,确定这确实是萨沙的地盘,只有萨沙,才会这么喜欢给人看病。只有萨沙,才会这么心善,哪怕自己吃亏,也要让人人都远离疾病。这群女孩得病的还不少,大多都是因为糟糕的生活环境造成的疾病,治起来并不困难。

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太大的疾病,可以在清理之后住进宿舍,让她们剃头发,不是为了卖钱,是她们头上都有虱子,剃头之后一了百了,之后只要勤洗头,就没有虱子了。

为了保障这群女孩的权益,甘谷拜也是费尽心思。在做登记的时候,萨沙发现,这群女孩全都有身份证。尽管后来,南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也有达利特有身份证,有选举权,可北印度很少有有身份证的达利特。

更别说是五十年代末的印度,底层人有身份证的更少。她们中有些人的身份证看起来办的时间,应该是甘谷拜在竞选区议员时候办理的。

在国内,大家都有身份证的情况下,体现不出身份证的特殊性,很多人也就感受不到身份证的能量。

可在印度,身份证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身份的一次跃升。有身份证,代表你是个人,尤其是个竞选需要的人,在竞选时期需要被讨好的个体,身份证,也就让你拥有了最基本的权利。萨沙这时候还没意识到,村里突然来了二百多个有选举权的人,意味着什么。

她只知道,现在真是花钱如流水啊,给这群女孩看病,光是药,就要花不少时间和钱来配。

好在,订单能挣的也不少,有舍就有得。

村民们是在晚上的时候,才知道,村里来了这么群人的。印度的村庄都比较大,至少比国内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农村人口都要多很多,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农民来精耕细作。二百多人,看起来很多,放村里也没那么多,还都是女孩,对村民完全构不成威胁。

相反,很多村民还对这群女孩很好奇,外来人啊,还是萨沙小姐带来的外来人。

村里有年轻人开始异想天开,觉得萨沙这是要给村里发福利,不然为什么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没有男的?

开玩笑,其实如果全都是年轻的男孩子,他们也会认为是发福利。在印度,开黄腔的对象不局限男女,甚至不局限物种。萨沙在这里的这段时间,有时候也会思考,是不是这里的恒河水,或者是什么玩意里,它的主要成分是伟哥。

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这群人的脑子里除了性,别的什么也想不到。本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