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0(2 / 3)

性,是杀了人的。

京中迷恋裴无忌的女娘不少,恨不得将裴无忌给挖个底朝天,她们自然也知晓这些事。虽是如此,裴无忌人气倒是有增无减。裴无忌在外双手染血,沾染人命,又兼容貌俊美,身份尊贵,哪怕知其凶戾,亦有不少女娘吃这一口。当然喜欢裴无忌的女娘亦有不吃凶戾人设这一套,人前为裴无忌分辨,认定这些传言虚无缥缈,不过是造谣诋毁。大夏是有国法的,岂会杀无辜之人却无事?无非是因为嫉妒,所以造谣传谣。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非是太多人羡慕嫉妒裴无忌罢了。那时薛凝也听过这个传闻,不过也未想到居然轮到自己查这个传闻。薛凝心思沉沉。

依薛凝看来,裴后这个长辈对裴无忌这个侄儿十分爱惜,铺垫前程。如若裴无忌真杀了人,事情已经压下去,何必再翻出来。但也未见得。

如若裴后太过于爱惜这个侄儿,自然不想裴无忌名声有瑕疵,这又是劝裴无忌不要过分花心思打扮,又是抬裴无忌为玄隐署署长各种造势。也许裴后觉得,自己会因提拔之恩以及私交徇私。不过皇后娘娘并没有把自己招入宫,耳提面命什么的。这样想着,薛凝拉开车帘,打量跟随自己一道来的卫淮。少年和薛凝差不多岁数,却十分冷寡,略蕴稚气俊雅面颊上隐隐透出几分倔强。

他性子没什么存在感,但样貌却很有存在感,面上浮着墨色的刺青,就宛如美玉上添了花纹,增了几分诡艳之感。

卫淮一身打扮也很简单,按程舍人所说,卫淮每月俸禄从宫里出。虽是有俸禄的人,卫淮一身打扮却极素净,衣服料子也是麻葛。配上卫淮出色容貌,倒真有些荆钗布衣难掩真国色的调调。不过薛凝却是无心欣赏美色,她心里忍不住胡思乱想,想卫小郎不会有裴后密旨吧?

盯着自己一举一动,关键时刻拿出来,若自己查出什么不利于裴氏族人之事,便要自己听从吩咐不可造次?

薛凝小心翼翼放下了车帘子。

当着玄隐的人面收下玉佩,主要目的是让其安心。薛凝手指捉着玉佩,想要摘下来,却又微微一顿。她想依自己来想,可觉得裴无忌沾染无辜人命,又以权势压下?

薛凝对裴无忌谈不上很了解,但觉得裴无忌有股子锋锐英气,似乎也很难想象裴无忌会如此。

略一犹豫,薛凝还是把玉佩摘下来。

她总归要秉公行事。

虽已将案卷看过好几遍了,薛凝还是再次翻开卷宗。裴无忌生母早逝,于裴无忌一岁时病故。裴重也续娶了继室齐氏,家里少不得有个主母主持中馈,照拂教养子女。

之后齐氏有孕,生下嫡次子裴玄应,这弟弟小裴无忌三岁,彼此间关系不算差。

和宅斗文不同,裴无忌与他那个后母谈不上什么仇恨,彼此间礼数周全客客气气。

薛凝曾略略听裴无忌提及家事,裴无忌说后母待人周到,但未免过于客气疏离。倒是家中那个小姑母,待裴无忌亲切些。依薛凝看来,再婚家庭能有份客气就不错了。裴无忌是嫡长子,为裴家少君,他所得教养绝不仅仅来自于后宅妇人,裴氏为他延请名师,裴重也会带着这个长子交际来往。齐氏其实干涉不了什么。

至于裴玄应,两兄弟虽谈不上很亲热,但裴无忌是个护短的性子,对裴玄应也会有几分照顾。

两年前,裴玄应也被调至北地郡。

容家是本地豪强,三代皆居于此。彼时容家有一女容兰,出落得美貌,人也很有性格。

裴玄应与她相见,两人是一见钟情,很快出双入对,感情好得蜜里调油。这少年男女的感情上头时是真上头,可下头时又会吵得不可开交。去年入春,容兰跟裴玄应感情急转直下,有多个目击证人看着两人发生争执,闹腾不休。

案发两天前,裴玄应亲口说彼此间恩断情绝,又说绝想不到容兰是这样为人。

案发当日,有目击证人说看着裴玄应衣衫沾血,失魂落魄,匆匆离去。如此一来,既有杀人动机,又有目击证人,一开始嫌犯就锁定在裴玄应身上。

但这时,却有人挺身而出,说案发当日裴玄应是跟自己在一道,全程与自己一起。裴玄应分身乏术,绝不能是杀容兰凶手。这挺身而出的人正是裴无忌。

按说亲人证词不足采信,又或者纵有采信,也当有所保留。但谁让裴无忌当时在北地郡声势极大,就连郡守兼北地都尉的长孙安都避他三分。他一个世家子,身份又贵重,说自己弟弟没有杀人,那旁人也不好指他说谎。

至于另一个目击证人,不过是北地郡一贫家女娘。论身份可谓天壤之别。

两者证词相冲,自然是信裴无忌而非那贫女阿杏。于是乎,这桩案子自然不了了之。

裴玄应谈不上无罪释放,因为他根本没被拘禁过,只不过在家多呆上几日,便雨过天青,什么都过去。

容家也算得上一方豪强,事实上若非容家是一方豪强,官府根本不必给个理由,那么裴无忌连作证都不用了。

这还是容家在当地有些声势缘故。

但这样小家族,跟如日中天裴氏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容家男丁自然不甘心。

容兰貌美,人也讨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