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热闹的网友,甚至一些文坛里的人也在关注。
当今文坛看不惯于巩的人不少,但敢当面怼他的却寥寥无几,自认才华能超过他的更是没有一人有这自信。
陈煜就是其中之一,身为京城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授,他在华国文坛也是名气极大。
宋源先前点评《滕王阁赋》的很多地方,就是他当年所说,对于巩这个人他一直都看不上。
很早之前就说过这人太势利,不是个专心做学问的人,没想到一语中的,后来更是成为很多人口中的汉奸。
“做梦写的?如此倒是有趣。”
陈煜戴着老花镜,看到前面这一段解释觉的颇有意思,于是继续看了下去。
“《滕王阁序》,你也写滕王阁吗?
他没想到宋源这么针对,好奇他到底从哪里来的信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读到这,陈煜脸上的笑容已经缓缓收起。
“不错,这几句足见是有真功夫的。”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哗啦一声!”
陈煜猛的起身,因为动作太大,把茶杯都扫到地上摔碎,陈煜就像没看到似的。
“好,好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对偶句,真是好文采!”
陈煜兴奋的脸色都有些发红,连忙继续看了下去。
当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
陈煜的脑袋忍不住往前靠近,死死的贴近屏幕,恨不得钻进去一样。
“这一句可谓写尽滕王阁秋景之妙处,胜过千言万语。”
他越看越震惊,越发的不能自已,原本只是看,到后来更是忍不住诵读起来。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此时的陈煜,已经找不到什么词,能形容内心的震撼,他甚至无法想象,这种文章真是人能写出来的?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完整篇文章,陈煜久久难以从文章中走出来,目光呆滞的缓缓坐在椅子上,下意识的想喝茶。
手摸了半天却是空无一物,这才发现茶杯不知何时已经摔碎在地。
“此文章,足以当得千古第一骈文!”
他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再一遍,每一次阅读带来的震撼,一点也不比第一次时小。
原本只是看个热闹而已,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年轻人竟然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
与之相比,于巩的《滕王阁赋》简直提鞋都不配。
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立马发了一条长文,全方位对这篇文章开始解析,并极力的推崇。
和他反应差不多的,还有许许多多看到这篇文章的网友。
【???卧槽你个大母牛!这篇《滕王阁序》写的也太牛哔了!狗贼,你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刚刚把这篇文章拿给我导师看,你能想象一个六十多岁的小老头,看完后直接疯癫的模样吗?(滑稽)】
【虽然我看不太懂,但大家都说好一定好,狗贼这真是你做梦写的?】
【本人才学有限,牛哔奉上,你晚上吃啥了做这梦?为什么我做的都是春梦(笑哭)】
这篇文章无论句式,辞藻,典故,声律,文思,情感等等一切元素,都是顶尖水平。
最让人欲罢不能的,还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浑然天成的感觉,哪怕是读的一知半解,也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于教授,不知我的这篇《滕王阁序》与您的《滕王阁赋》相比,哪个更胜一筹啊?”
宋源笑眯眯的继续@文人于巩,杀人又诛心。
于巩的家中,他神情落寞的坐在沙发上,目光呆滞的看着手机里的文章。
以他的文学水平,当然明白《滕王阁序》有多好,所有的骄傲和自信,在这一刻被碾的粉碎。
甚至有种想哭的感觉,这他么也太欺负人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文章一定会成为传世经典,而每当人们提起这篇文章时,必然会提起自己。
于巩和《滕王阁赋》,将永远成为这篇文章的背景板,对他而言简直比死还难受。
凭什么?凭什么你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凭什么不是我写的?
于巩不敢想象,如果这篇文章出自自己的手,他的地位又会获得多大提高。
面对宋源的询问,网友们的嘲讽和叫嚣,于巩彻底陷入了沉默,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任他脸皮再厚,也说不出《滕王阁序》比不上自己的《滕王阁赋》这样的话来,那不仅仅是自欺欺人,简直是脑子有问题。
宋源见于巩一直没回应,心知他应该是被打击到了,心中的恶气顿时散去不少。
收拾了一下赶往剧组,对他而言,《滕王阁序》的出现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却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