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遇莺小记> 新婚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婚记(1 / 2)

第46章新婚记

冬去春来,新寒尚且料峭,上京中便有梨杏开了满城,粉白如云。绕金水、清明渠两堤的杨柳也冒出了点点新芽儿,风一动,娇娇嫩黄的枝条拂过水面,行人堤岸上走着,倒真有些“嫩于金软于丝"的意思了。叶莺在沙沙的雨打蕉窗声中醒来一次,身边已空,被子里尚有余温,睁着惺忪的眼,尚未看清什么,伸出的胳膊便被人给塞回了被中。迷迷糊糊听见对方说了句什么,随后额上一湿,便又被温暖的被窝扯入了梦乡。

再醒来时已近辰时,雨已经停了,天地间氤氲的水汽还没散,扑面的风都带着股子润泽的泥腥味儿。

叶莺站在窗前吹了片刻,脑子彻底清醒了,想起来清晨崔沅说的是“今日紫宸殿议事,下值晚,暮食不必等我"。

临走前,似还亲了亲她额头。

近日崔沅忙得很,不到戌时见不着人影,早上又朝食都来不及吃便出门了。听他说的,似乎是礼部因招待北凉使团的章程和鸿胪寺争执不下,工部那边,又因骊山猎场的修缮经费和户部拉锯。

她叹口气,走出了寝殿。

阮姑姑一见她就“哎哟”起来,“小殿下怎连双袜子也不穿,寒从脚下起,这倒春寒的天…”

她还没说什么,两只鹦鹉已经飞了过来,一左一右绕着阮姑姑,脆声道:“不冷!不冷!”

叶莺“噗"地一声,“俩坏鸟,还学会抢答啦?不许吵阮姑姑。”云扶、桑叶都笑起来。

朝食,张云娘做的是她从前最喜欢的虾鱼笋蕨馄饨。立了春,各种野菜跟山间的春笋都好吃了,用高汤瀹过,同新鲜鱼虾切作一起包馄饨,煮熟后用清酱油盐一拌,蘸醋吃。老陈醋不很酸,但味儿鲜极。还有她昨儿提了一嘴想吃的葱油面,今早也吃上了。肥葱细点,香油慢焰,索饼如丝。

一碗鳝骨熬的高汤,飘着嫩绿葱叶,一点点胡椒末,吃过后,浑身都暖了。从头到尾,阿岚盯着那一碟四个小儿拳头那般大的狮子头发馋。阿岚是成亲那会掖庭拨来的婢女,才十二三岁,生得仿佛年画娃娃一般喜庆,叶莺喜欢她,时时逗她玩。

瞄了眼阿岚似乎又圆了一圈的腰身,叶莺劝道:“大早上,吃清淡些养生。”

阿岚点头:“这圆子清蒸的。”

罢了,十二三岁,还是小孩子呢。

叶莺便将那狮子头并几碟甜得有些发劓几乎没动的点心端给她:“你们去分着吃。”

这点心是厨司额外的孝敬,云娘手底下的小厨娘做的,做得精致无比,阿岚正是爱吃甜的年纪,欢天喜地而去。

叶莺吃得着实有些撑,哼哼唧唧在院子里逛。看看头顶,一个大晴天。

带上鹦鹉,拐去了园子里消食散步。

说是倒春寒,比起正月的风,其实已经柔和多了,夹袄穿不住,换了春衫,但阮姑姑还是坚持让她在外头加了件薄披。这宅子前主人,那位宜城长公主,着实是个讲究人,并且一讲究就是一辈子,将府邸园子建得仿佛人间仙境,各种假山奇石,不养孩子,倒将花花草草得妍丽,十分懂得享乐。

进了园,分花拂柳,过一座小石桥,桥下是人工引来涓涓细流,两岸是山茶玉兰,转过朱门,错落摆着几块太湖石,可当桌椅宴客。绿萼梅与红梅交映,楼台层叠,连着一片桃杏,眼下正是花季,举目粉红,便如云蒸霞蔚。<1淋了几场雨后,树枝下的石凳上铺了厚厚一层花瓣,都是昨夜被打落的,想来是人迹罕至,这里的仆婢偷了懒,尚未打扫。叶莺也不嫌弃,左右捡回去是要洗晒的。

将毛毛跟豆豆放出来玩,自己则很是熟练地将备好的空荷包掏出来,铺开帕子,筛去碎枝残叶,分出花瓣一捧捧抖进去。一时簌簌,清香扑鼻,竞然叫她找到几分黛玉葬花的意思。只不过黛玉是怜花感花身世,她纯嘴馋罢了。下午,张云娘送来几样新点心让她试试口味。酥酪馅儿的冰皮花糕,有股子樱桃酒味,吃着应当是酥酪发酵时用酒代替了一部分的水,很香不腻。

果子酒总是使人放松警惕,觉得没度数,叶莺看着岐王妃推荐的婚前小姑娘不宜的话本,不知不觉就将两盘点心都消灭了。原本还打算给崔沅留一些来着。

“太好吃了!“她跑去了厨司,“云娘云娘,晚上再做一些嘛。”张云娘看着她红红的面颊,唇边还沾酥酪,就知道她又把自己给吃醉了。“好,好,小殿下只要明日晨起来不嚷着头疼,奴婢就给你做。“张云娘答应着,周围人都掩口笑。

她们这位小殿下,没有架子,人又可爱,走到哪都受人喜欢。西时末刻,紫宸殿结束了今日的议事。

崔沅昨夜找出了景庙皇帝时招待使团的几篇公文,结合本朝情况加以修改,今日呈上御前,终于有了一个让皇帝、礼部、鸿胪寺三方都点头拍板的章程出宫时,鸿胪寺卿邓斡与副官与他同行,对方几人嘴里念着“崔右丞年轻有为,吾等不服老不行",又邀他同去吃点酒饭。“崔右丞也还未用膳,不如与我们一道?”邓斡是笑着说的。

崔沅犹豫一下。

邓斡与崔相一般,都是老臣了,在朝中很是德高望重,并不是那等趋炎附势的人。

正犹豫着如何拒绝不显僵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