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秀兰给出了解决办法,但陆川这头脸色依旧不好。
“但两天时间,恐怕不够收庄稼的,而且既然都来信了,说明大哥的状况一时半会也好不了。”“还没去呢,你就在这怨天尤人,我有办法你请好假就得了。”
王秀兰想了想又说道:“家里老太太恐怕也跟着着急上火,我一会写封信你先寄回去。”
陆川望着老伴坚定的侧脸,不由得怔了怔。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媳妇似乎一切事情都办的游刃有余,仿佛任何事都无法推倒她。
“还愣着干什么。”
看着眼前雷厉风行的王秀兰,陆川回过神应了句:“好。”
看了眼奇奇怪怪的老头子,王秀兰转身到柜子里拿出邮票和纸笔开始写信。
毕竞对她来说上一次见到公公婆婆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
也没有太多琐事能说,只在信里告知两位老人不要着急,她和陆川三天后的周末会回去。
让大哥好好养着,一切等他们回去再说。
几笔落下,王秀兰将信交给老头子。
看了眼墙上的摆钟:“还有一会邮局才下班,早点把信邮过去老太太他们也不用提心吊胆的。”陆川也是这样想的,再说如今有了自行车完全赶趟。
见人走了,王秀兰寻思着今天吃点什么。
正好在去厨房的路上看到了墙边长着不少婆婆丁,来了主意。
她扯着嗓子把老二从屋里叫出来:“陆现民滚出来!”
这时候刚躺下的老二,刺溜一下蹦起来。
他妈怎么又叫他。
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走出去。
“妈,啥事?”
“你去采点婆婆丁和苦麻菜,晚上拌着吃。”
“就这,我……”
老二的“不’字还没说出口,就被他妈一眼瞪了回去,只能低着头去拿篮子。
把采野菜的累活派出去,王秀兰想到家里还有两斤绿豆。
再熬碗绿豆粥,
剩下的绿豆渣正好给馒头吃,一点都不浪费。
最近事多,天气又热,正好这些菜给老头子去去火。
在脑海里有了大致的想法后,她就钻进了厨房。
偶尔馒头还会跑到厨房门口陪她,没过一会就又被甜甜叫走。
几次下来,馒头是真的累成狗了。
随着太阳彻底落下,月亮西斜。
把做好的菜端上桌,老头子也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饭桌上王秀兰看老二最近又恢复了无所事事的样子,就通知他。
“三天后我和你爹回你爷奶家,跟着我们一起去。”
“知道了。”
最不乐意串门的老二,这次倒是很快应了下来。
接着匆匆扒了两口饭,就进屋了。
王秀兰也没管他,吃过饭就在院子里陪孩子和小狗闹了一会,全当消食了。
一连三天,王秀兰的工作干的很顺利。
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做菜被抢光,后来人没饭吃的情况。
王秀兰本来还在因为这事发愁。
但黄主任却是笑呵呵的安慰:“婶子这是好事啊。”
“我是厨师,有人吃不到饭,还是好事?”
听他这么说,王秀兰倒是不懂什么意思。
接着就听黄主任说出了原因。
“这吃饭的人多了,食量也变大了。一是,员工吃的饱,工作的时候就更认真。二是,咱们后厨的收益自然就上去了。
上头已经讨论好了,给咱们后厨涨预算,每顿再涨十块钱。而且后厨每人都涨工资。”
小刘,小张:“真的!”
“自然是真的,主任说的话一言九鼎。”
这么个消息也算是双赢,王秀兰自然也开心。
“这事可多亏了秀兰婶子,小刘你们俩跟人好好学学,学到几手够吃一辈子。”
俩人都笑着应下。
这几天的相处,小刘也看出来了。
婶子不是个藏着掖着的,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做什么菜都不避着他们。
这些事王秀兰还真没想过,主要是她现在的手艺,可都是上辈子打磨了几十年才有的成果。按黄主任说的,恐怕俩人在她离职之前,顶多就学个一两手。
等下班,到托儿所接孩子。
发现甜甜身边围着不少小朋友,大家都在依依不舍的说再见。
王秀兰靠近才听到,原来是周末两天见不到,现在正伤心呢。
不由得好笑,就在门口多等了一会,才把甜甜接走。
路上小闺女一改常态,说了好多话。
但多是在问周末要去的地方,还有多久回来。
其实王秀兰知道,甜甜好不容易适应了如今的生活,贸然转变场景可能会害怕。
但事发突然,而且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县城,她和陆川也都不放心。
干脆就先带回去。
婆婆是个心眼好的,陆川容易心软的毛病也是随婆婆。
至于公公,那更是老婆奴,想来甜甜到那里会很招人喜欢。
毕竞陆家孙子辈的,可是一个闺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