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又高冷。
他问:“下午什么时候去杏春堂?”
许南音想了下,“两点吧。”
去太早万一影响人家午休,两点多上班时间,正好看看他们怎么工作的。等宋怀序离开后,许南音上网搜索。
一一老公那方面有瘾怎么办?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没事给我推这个干嘛,我每天都想,他每天不想。”“咱俩换个老公行不?我老公一周一次。”那当然不行。
许南音关闭网络,还不如不看呢,她自己也挺舒服的,要是宋怀序改成一周一次一一
这也太少了,她才不要呢。
不过,许南音对于次数这件事,感觉可以同宋怀序商量一下。倒是港城那边,前段时间狗仔不知从哪里得到梁嘉敏和戴鸿书关系不好的消息,昨天新闻遍地。
许南音今天再看,两个人又一起亲密同行。还得是联姻夫妻。
蒋晨今天一见到老板,就听他很严肃地吩咐:“找个一板一眼的老师。”他愣了下,询问:“老板,是要教谁?还有,要教什么课程?”宋怀序:“鹦鹉。”
蒋晨:?
又听老板口吻轻描淡写:“教点正经的,思想积极向上的,老师要有学历要求。”
蒋晨离开了办公室,不知道是世界癫了,还是他上班上出问题来了。这是要把鹦鹉教到大学里去吗。
只听过鸡娃的,没听过鸡鹦鹉的。
转眼秘书室里所有人都知道,总裁夫人上次买回来的鹦鹉,老板望“子"成“龙”,还要请老师。
“在大户人家做鹦鹉是这样的。”
“这不还没孩子,提前拿鹦鹉练练手。”
“我愿意去做鹦鹉老师,这不比秘书轻松?”“鹦鹉:喂我花生。”
“很好,你被踢出局了,因为鹦鹉不可以吃花生哈哈哈哈哈!”许南音到杏春堂是戴了口罩的,接待她的是坐诊医师的徒弟杨安,今年还在上大。
杨安知道她身份,“许小姐。”
许南音莞尔:“叫我许南音就行了,我今天就是来看看你们这里怎么工作的。”
杨安数了声:“那我带你转一圈。”
国内如今中医馆遍地,但口碑好的没多少,杏春堂是其中之一。“我们杏春堂不止医馆,还倡导药食同源,旁边的药膳餐厅也是很有名的,许小姐你可以试试,有茶有汤,什么都有。”许南音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药膳,而且和中药比起来,药膳又补味道又好。毕竟家里世代医学相关,纵然父母改行,但对于药膳还是有不少方子的。“好啊,我待会去看看。”
许南音现在没有行医资格,只能看他们,她观察了一下午,感觉自己拿到执医证后可以上手。
傍晚时分,她去了旁边的药膳餐厅。
这里可以自己扫码点餐,可以带走,也可以堂食,还可以有半成品回家自己熬煮。
许南音才扫出来,看到了秋季新菜单。
响螺排骨汤,只剩最后两份。
这汤名字简单,但配料丰富,除去名字上的两种食材,还要用到中药黄精、锁阳、瑶柱等等……
这汤还有另一个很质朴的名字:夫妻双补汤。作用很简单,滋阴补阳。
补她也行,补他也行。
虽然许南音感觉他们两个不需要补,因为宋怀序天天都精力充沛。不过药膳这东西,对身体没坏处。
许南音看配料的这会儿,只剩下一份,这么火热,她一冲动下单最后一份。她上次还听见容羡说,他们以前经常去的那家知味馆还有鹿肉,味道很好,可惜最近没上。
杨安来的时候,已经打包好,不知道她具体买了什么,“许小姐,你先生来接你了。”
谁不知道宋怀序是她老公。
之前有人认为她来医馆是镀金的,被杨安他老师好一顿说:“你们成绩要有人一半好,镀三层金我都没意见!”
“我知道了,谢谢。”
许南音眨了眨眼,人还没到车边,手里包装好的汤就被蒋晨接走。宋怀序随意瞄了眼,“买了吃的?”
许南音:“是啊,给你吃的。”
怀疑这句话意图可能太明显,她又补充:“我们一起吃,我好艰难才抢到最后一份。”
宋怀序挑眉,“最后一份?”
许南音点头:“很热门,你一定要喝。”
宋怀序:“好。”
等回到半湖湾,他随手吩咐蒋晨明天有空去提前订一下杏春堂的药膳。德叔亲自将汤盛好,闻着味道挺香的,“太太,这汤叫什么,下次我去买就好。”
许南音当然不说:“我忘了。”
德叔没怀疑,去药膳餐厅的包装袋上看了半天,“原来叫响螺排骨汤。”他立刻琢磨着去查查食谱,往后让家里厨师学做更新鲜,就不用去医馆买了。
许南音庆幸这汤名字看不出什么。
双人份的汤,德叔很公平,两位主人一人一碗,他绝不偏心。许南音看了眼身边的男人,他正慢条斯理地喝着,从自己碗里又舀了一大半过去。
理由也很正经:“我喝不完这么多。”
宋怀序垂眸看了眼,又看了看她只剩下小半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