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24章 朝阳日报团队创立,投资物业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朝阳日报团队创立,投资物业计划(1 / 2)

东英大厦,维港文化总经理办公室。

陈耀豪端坐主位,听取着维港文化总编辑杜辰逸、《朝阳日报》主编梁思聪及发行部经理伍港生的汇报。

杜辰逸率先开口汇报道:“陈生,日报核心团队已组建完毕。目前配置编辑三十六人,记者七十人。”

陈耀豪听完,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疑问道:“对标《东方日报》,这记者规模够吗?我要的是任何重大新闻发生时,我们的记者都能像JC一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杜辰逸早有预案,说道:“我们计划采用网格化布局,在香江每一个区、每一个新市镇设立记者站。

确保新闻触角遍布全港,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即刻响应,迅速抵达。”

老板的高要求,让他感到无形的压力,虽未提及资金预算,却总在关键处精准施压。

“过程我不干涉,我只看结果!”陈耀豪斩钉截铁,说道:“记住,《朝阳日报》的根,要扎在市民土壤里!

内容必须喜闻乐见,聚焦香江社会百态。核心是三点:时效最快!内容通俗!栏目丰富!要能网罗不同口味的读者。”

他的指示清晰有力,直击大众报业命门。

在座皆是报业老手,闻言皆是心头一震。意外的是老板对行业门道竟如此熟悉,惊喜的是他对内容的把控竟细致至此!

杜辰逸迅速接话,语气带着迎战的口气道:“陈生高见!大众报市场潜力巨大。《东方日报》虽暂居销量第一,但根基未稳。

我们定当虚心学习其长,更会在您指引下,秣马厉兵,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陈耀豪眉梢微挑,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家伙真是擅长向上传递情绪价值。

“好!我等着看你们攻城拔寨的那天。”他话锋一转,问道:“样刊呢?”

梁思聪立刻恭敬地递上一份样刊:“陈生,请您过目。”

陈耀豪接过来,迅速扫过这16开单张的版面,布局、风格几乎与《东方日报》如出一辙。

“内容不错。”他先予肯定,随即敲打道:“但必须做出自己的风格!我的要求是对标,不是照搬!

让市民一眼看出我们的不同,别背上‘抄袭’的名头,丢不起这人。”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明白!我们立刻着手调整版面设计,突出差异化。”梁思聪应声领命。

“上市时间?”陈耀豪追问。

“计划在六月中旬正式发行。”杜辰逸回答。

陈耀豪目光转向伍港生:“发行部的发行方案?”

伍港生清了清嗓子,汇报道:“前期计划大规模投放广告,覆盖电视、巴士等主流渠道。

销量基础目标定为3万份。达成后,每超售5千份,发行渠道获得额外奖励,力争冲击4万份大关。”

“思路可以。”陈耀豪微微点头,说道:“但对真实销量的监控是个难题。不如换个打法:初期免费派送,或大幅让利给报摊终端!

同时,推出‘看报抽黄金’的重磅活动,先让市民养成读报习惯,把盘子做大!习惯养成了,再逐步回归正常价格体系。”

“免...免费?抽黄金?!”伍港生惊得倒抽一口冷气,从业多年的经验让他脱口而出:“陈生,这...这活动一旦结束,销量怕是要断崖式下跌啊!”

“跌?很正常!但如果活动期间,我们能冲到单日十万份的巅峰,就算活动结束后销量腰斩一半,那也是稳稳的五万份!起点就不同了!”

他手指重重一点桌面,继续道:“这个思路,你们下去给我深入研究,拿出一份详细、可执行的方案,尽快报我审批!”

“是!陈生!”伍港生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应道。

杜辰逸和梁思聪也感受到了这激进策略背后的巨大魄力。

“散会!抓紧落实。”陈耀豪一锤定音。

………

仅仅数日,梁宏便将一份筛选后的整栋待售物业报告呈到陈耀豪案头。

翻开文件,首当其冲的赫然是昔日“香江五大戏院”之一的油麻地戏院。

虽顶着昔日荣光,这座拥有500个座位的戏院如今已显颓态,设施陈旧,门庭冷落,仅偶尔放映些日活电影充数。

然而,报告上“老城区中心黄金地段”几个字,如同磁石般吸引了陈耀豪的目光。

他瞬间洞悉其核心价值:拆除重建,潜力惊人!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块令人心跳加速的肥肉:皇后戏院。

它深藏于一栋大厦内部,出口直通人潮汹涌的皇后大道中,堪称黄金人流漩涡的中心!

再往下翻,是陈容美家族打包出售的五家戏院资产。

陈耀豪快速掠过,眉头微皱,报告里尽是戏院,却不见他心心念念的工业大厦踪影。

“难道要我去当院线大亨?”他心中暗忖。

八十年代雷觉坤凭新艺城搅动风云的记忆固然辉煌,但这并非他此刻的战略拼图。

“工业大厦呢?”

梁宏感受到压力,如实禀报道:“陈生,整栋出售的工业大厦目前确实难觅。

我已向全港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