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二合一
姜穗被牵住转身垂眸看他,他睡得并不安稳,尽管酒醉面上却仍有郁色。牵着姜穗衣袖的手却很是用力,沈离嘴里不再嘟嘟囔囔的说些让人听不清的话,只是安静的睡着。
姜穗轻轻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她有些心软。这么久的时间她们没好好说过几句话,便是见面也是沉默居多,除了二人仍旧睡在一处,其实并没有多少夫妻的样子。
姜穗指了指放在桌案上的书,清溪了然脚下轻快的拿了过来,左右现在无事,姜穗坐在床沿边翻起了书页。
不知过了多久,宫内晚间巡查的卫兵已然走过了三回。沈离翻了个身,握住姜穗衣袖的手也自然的松开搭在了身上。坐的太久姜穗只觉得浑身发僵,她放下书抬手揉了揉自己酸胀的肩膀,觉得好些了这才脚步轻柔的去了净室洗漱。
等她松乏完身子回来时,沈离已经借着酒意翻到了里边儿她的位置上去了,抱着她的被子将脸埋在上面睡得很是安稳。姜穗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这人喝醉之后的样子同清醒时简直判若两人,她从善如流的躺在沈离的位置上阖了眼。
次日清晨沈离醒来时姜穗已经去上朝了,但在桌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花笺,上面写着:“日后不要饮太多酒,醒酒汤记得喝。”花笺旁边摆着的就是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醒酒汤,汤面上的红枣还在起起伏伏摇摆不停。
沈离有些不好意思,昨夜虽然喝醉了但也不是毫无印象,今日醒来发现姜穗不在他还偷偷松了口气。
沈离将醒酒汤端起来抿了一口,糖放的很足是他喜欢的口味。好甜。
朱九笙传来的信件姜穗已经收到了,但为了万无一失物证和供词朱九笙要自己带回来,于昨日傍晚终于返回汴京。
姜穗昨夜睡得少,晨起后灌了杯浓茶才去上朝,她到时殿内文武百官齐至都在等着圣上。
乾安王姜怡站在右侧最前方,手持笏板正在同内阁中的梁大人闲谈,不知说了什么姜怡连连摆手,但面上的笑意却是丝毫不减。自从怪书之后姜穗本就不信任姜怡,这件事情一出更是加深了她的怀疑,若说是姜影自己的主意姜穗是绝不会信的,虽然同姜影接触的不算多,但那个人确实是有三分蠢样在身上的。
姜怡感受到了沈离的视线,转过头来对着姜穗点了点头,姜怡是皇姨对着太女一般是不用行礼。
“太女昨夜可是没休息好?"姜怡说着用手指了指眼下:“这里有些青黑。”“昨儿有些事耽搁了,睡得晚了些。皇姨,姜影可有传什么消息回来,仔细一想也许久没瞧见她了。"姜穗同她客套的说了两句,顺便也打听打听姜影的动向,看看姜怡是个什么反应。
“唉,太女就别提了,那逆女在平洲也如同在汴京一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年纪不小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得,还是太女年轻有为。"姜怡提到姜影便立时装出了一副捶胸顿足的无奈表情。
姜穗笑笑:“皇姨谬赞了。”
姜怡还欲说什么,承喜的声音就传了出来:“皇上到一-百官行礼。”众人齐齐跪下山呼万岁。
平洲水患已平息赈灾使也已经回到京城,姜照心情大好,朱九笙没有官职不能上朝,但她还是问道:“九笙昨日不是回了京,怎么今儿没来?”承喜公公笑着回:“陛下,朱世女早早的就在偏殿候着了。”“快传。"朱九笙这回差事办的漂亮,姜照也乐意给她体面。“传镇国公世女朱九笙--进殿。"声音一道道传出去,朱九笙双手捧着证物缓步进了大殿。
“臣女朱九笙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朱九笙跪行大礼。“快起,你手上捧得是何物啊?"姜照笑眯眯的看着朱九笙,视线慢慢落在了她双手捧着的物件上。
朱九笙抬头细微的将视线瞟向姜穗处,见姜穗轻轻点头后出声道:“回禀陛下,臣女朱九笙要揭发乾安王府姜影,在平洲故意扰乱粮价肆意敛财的恶行,臣女手上的便是证物。”
听到朱九笙如此说话,姜怡当即变了脸色,出言呵斥道:“一派胡言,我女儿跟着你下的平洲,如今你们都回来了,我儿还未返汴京,我没寻你要人,你竞趁着我儿不在泼起了脏水,究竞用意何为?”朱九笙并不与姜怡争论,证物证人具在多说无益,她只俯首高呼:“臣女不敢胡乱攀诬王府世女,人证在殿外候着,物证在臣女手上还望陛下一观。”粮食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民生大事,姜照面上喜色全无朝着朱九笙方向抬了抬下巴,承喜忙走下台阶将托盘奉到御前。姜照看证词时还算平静,但当看见盒子里的山刻铁片时终于变了脸色。她将铁片捏在掌心摩挲,那铁片上的刻痕刺的她心里发疼,这个铁片上的印记还是当年她和姜怡一同刻下的。
她怎敢如此?!姜照铁青着脸将手中的铁片扔了下去。“你自己看看这是何物!”
姜怡看到被扔下御阶的铁片也是变了脸色,但很快就强自镇定了下来,她跪在地上膝行向前捡起铁片俯首大拜。
“陛下,这铁片确实是我府上之物,但这也不能证明什么,证言更是可以编造,陛下,你我多年情分,我是什么人您是清楚地啊,微臣冤枉,影儿也冤村啊。”
说罢话她又转过脸看向身边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