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从小工厂主到资本大鳄> 第116章 香江置地抢先发难(4/5)(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香江置地抢先发难(4/5)(求订阅)(1 / 2)

香江置地决定抢先发难。

康乐大厦。

香江置地总部会议室。

下午13:45。

总部会议室里面来了上百位香江各大报刊的记者,商业电台记者,电视台记者,甚至海外驻香江记者。他们都是在下午一点,突然接到香江置地公关部方面的通知,随后那些记者立刻纷纷赶来。对于自十月份爆发以来的九龙仓收购战,一直到现在十二月底,前后已经持续两三个月,他们知道,终于可能要到大决战的时候了。

会议室里面那些记者在那相互打探消息,看看其他记者是否已经提前到其他风声。

下午14:00。

香江置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戴维斯,香江置地副总经理鲍富达,在其他高管代表的陪同下,出现在会议那些记者看到戴维斯,鲍富达等人出现,立刻拿起「长枪短炮’对戴维斯,鲍富达等人拍照。戴维斯,鲍富达等人在前面位置坐下。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我是怡和集团兼香江置地,兼九龙仓集团总经理戴维斯先生,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和香江置地对保障九龙仓控股权的利益有关。”

当那些记者对着戴维斯不停拍照。

戴维斯继续说道:“我代表香江置地集团宣布,将以两股置地新股加76.6港币周息10厘的债券,合共以每股100港币的价格,买入九龙仓的股票,使香江置地持有九龙仓的股权从20%增加至49%。”戴维斯这句话,让在场的记者立刻被惊呆住了。

戴维斯继续说道:“这次换股行动是增购,而不是收购或者和九龙仓合并,香江置地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提出增购九龙仓股份的建议,主要还是因为公司财政状况理性。”

“这次香江置地将增购的目标定为49%,一方面是要避免触发香江收购及合并守则的全面收购点,由于未过50%股份,无须以同样的条件向其他股东提出收购。另外一方面,九龙仓经营良好,无意改变董事局结构及其管理方式。”

戴维斯的解释,在场的记者更是惊讶。

他们知道,此次怡和,香江置地方面突然发难,抢先对九龙仓发出增购。

这些记者知道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很明显,虽然戴维斯在发布上说香江置地财务状况理想,实际上,这些记者猜到香江置地可能是没有多少资金,不得已只能通过发行新股和短期债券和来和那些持有九龙仓股票的投资者置换股份。对方这种手段,亨利.约瑟克通过香江置地收购香江牛奶公司,也是差不多。

只是这次,还是不一样。

根据戴维斯说的那句话,九龙仓股价定为100港币每股,但是,香江置地不能直接掏现金,而是用自家发行的新股,两股的置地新股,再加上76.6港币债券来进行组合支付。

这里最关键点,就是那张债券。

债券周息10厘,10厘等于1%,换成年利率高达52%,这明显就是短期过桥融资。

不过,现在香江银行同业拆息都不到10%,这足以说明香江置地非常着急要抢九龙仓的筹码。通俗来说,香江置地打的借条,写着欠76.6港币,每年付你7.66港币的利息,到期换76.6本金。这利息当然不低了。

说到底,还是香江置地没有钱的情况下,又不舍得让香江置地的股份被稀释,不得已只能通过发行短期高利息的债券,来换取九龙仓的股份。

在场许多记者都是财务,会计方面出身的,在戴维斯刚刚宣布这件事,已经有人算出来,也就猜到。此次怡和,香江置地要和程先生的星河投资公司争抢九龙仓股份,已经到非常危险的时刻。戴维斯关于香江置地对九龙仓增购的新闻发布会结束。

那些记者立刻围着戴维斯,鲍富达等人进行采访。

“戴维斯先生,我是东方日报财经版的记者,请问贵公司突然对九龙仓进行高价增购,是不是意味着,现在香江置地对于九龙仓的控股权,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时刻,不得不做出这一步。”

戴维斯笑了笑,没有做过多解释。

“戴维斯先生,我是星岛日报的记者,从你刚刚说的,香江置地对九龙仓增购29%股份,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你们香江置地持有九龙仓20%股份,不知道程先生那边已经持有九龙仓多少的股份?”那些记者围着戴维斯,鲍富达不停提出许多问题。

包括一些非常敏感刺耳的问题。

“鲍富达先生,我是信报的记者,请问香江置地刚刚抛售金门大厦,现在又通过发行香江置地新股,以及通过高息发行香江置地债券,是不是意味着香江置地已经没有什么钱了,自身的财务有很大问题,又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九龙仓进行增购?”

很明显,许多记者已经都问到根上了。

此时,无论是戴维斯,还是鲍富达等人都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那些记者看到从香江置地的高管那里已经问不出问题来。

许多记者立刻散开,纷纷赶回自己的报社总部,他们要把这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通过旗下报刊出现在晚报上。

现在都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