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从小工厂主到资本大鳄> 第98章 海上最大的包租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 海上最大的包租公(1 / 2)

香江中区。

太子大厦。

环球航运集团第24层。

董事长办公室。

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穿着西服的中年男子正在看着办公桌上的文件。等他签约完,交给身旁的女秘书。

从办公桌旁边站起来,他显得有些犹豫。

这位中年男子不是其他人。

正是现在香江,甚至世界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包裕刚。

自四十年代末,包裕刚一家离开申城移民到香江,从一开始只是做一些进出口贸易生意。

其后在五十年代中期,包裕刚这位从来没有接触过航运业的商人,开始对于香江航运业很感兴趣,于是在说服父亲包肇龙,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没有多久。

运气极佳的包裕刚认识了当时担任汇沣银行会计部主任的桑达士,打破汇沣不可借贷给轮船公司的戒条而取得贷款。

正在汇沣和桑达士的支持下,有了汇沣的贷款支持,包裕刚开始大量买入轮船,甚至超级油轮。等到六十年代,桑达士已经晋升到汇沣的总经理,权力更大,包裕刚在桑达士和汇沣的扶持下,环球航运集团发展更加迅速。

六十年代末,桑达士已经开始出任汇沣的董事长,对于包裕刚的扶持力度已经远远超出其他人的想象。而包裕刚本身,早期环球航运集团的船只,绝大部分以“长期租约’的方式租给东洋的航运公司,而东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东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包裕刚船队的迅速扩大。

可以说,包裕刚就是通过三张合约的策略发展起来的。

即用租船合约去取得银行贷款合约,再以银行贷款合约去签订造船厂合约,迅速扩大其航运业务。这里面也就是包裕刚主要把旗下的船租给东洋,从东洋拿到租船合约,然后获得汇沣银行的贷款支持。包裕刚再拿着那些贷款去东洋的造船厂购买新船。

正是通过这种迅速膨胀的模式,在1973年,已经拥有960万吨载重量船只。

在七十年代初,包裕刚家族财富大概在7-10亿美元,是当时香江华商的首席富豪。

在1973年,当时香江甚至全球已经爆发了一次很严重的世界石油危机。

正是这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油轮需求量大减,世界航运业开始出现不景气。

包裕刚和其他航运公司不一样,他是利用“长租’的模式渡过这次难关。

在这之后,包裕刚和他的环球航运集团规模扩大依然还是非常迅速。

就在这一年,著名的吉普逊船只经纪人统计全球十大船王排行榜,包裕刚以1347万吨高居榜首。也就是说,不到四年时间,包裕刚旗下的环球航运集团,亚洲航运集团,总载重量已经增加了将近400万吨载重量。

这已经是排在世界第二名,东洋第一名的三光公司的一倍以上。

按照环球航运集团载重量的航运规模增加速度来看,还是非常恐怖的,怕是用不了几年,包船王旗下的航运集团载重量也就超过2000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怕是现在世界第二大超级大国苏联全国加起来的商用轮船载重量都远远无法和包裕刚相比。包裕刚一个人拥有的超级油轮,超级大船也就顶得上苏联一个国家的民用商船。

这也是为什么外界会是直接尊称包裕刚是包船王?

此时,包裕刚站在窗口看向窗外,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

不错,他是世界船王。

在七十年代初,他就被外界公认的世界船王,知名度直追希腊那位奥纳西斯船王。甚至,那位奥纳西斯船王在1975年临终前,甚至想把旗下的船队和包家的船队合并,甚至还想把自己的女儿交给包裕刚。最后,包裕刚还是拒绝了。

如今,包裕刚看着窗外,他想到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事件,对于全球的航运业到底影响多大。虽然那次石油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实际上影响还在。

现在让包裕刚更是想到的是,那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其实还没有真正消退,还在继续影响当中。其实,包裕刚虽然不想承认,他心中还是敏锐感觉到世界航运业可能出现大衰退。

其实这几年下来,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减少石油的进口,消费量,而许多超级油轮的闲置的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

不但如此,东洋,高丽等造船中心继续不惜代价大幅降价来吸引全球的船主前往订货。

包裕刚担心的是,这种盛久不衰的造船热,可能会是加剧船只的过剩,也就可能导致航运业危机再次爆发。

还有就是。

从五十年代认识当时汇沣会计部主任桑达士,再到六十年代,先后出任汇沣总经理,董事长,包裕刚可以说是最大的获利者。

正是在桑达士大力扶持下,包裕刚获得大量的贷款资金买入超级大船和超级油轮。

拥有这些超级大船和超级油轮,才造就他这个世界船王。

在1977年的上半年,已经年过六十岁的桑达士已经退休,离开香江回伦敦养老了。

而新的汇沣董事长,正是1972年出任汇沣总经理,然后接替桑达士出任汇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